栖息于青藏高原可可西里的藏羚,有长距离季节性迁徙的现象。每年6~7月份,藏羚沿着千百年来踩踏出的路线,成群结队地向可可西里腹地走去,8~9月份带着在可可西里腹地产的幼仔从原路返回,完成生命中的生育使命。
藏羚种群保留了古老原始的生活习惯,这一特有的习性,使它们一年又一年、周而复始往返于栖息地与繁殖地之间,形成了长途跋涉、艰辛万分的迁徙规律。许多国内外动物学研究者一直在努力揭示可可西里藏羚的迁徙之谜。
2007年8月下旬,《科学时报》记者跟随承担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青藏铁路野生动物通道监测评估”项目的西北濒危动物研究所(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青海省野生动植物管理局、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等单位,在青藏高原可可西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采访。
科研人员利用引进的卫星定位跟踪技术和远红外自动照相技术,主要研究青藏铁路正式通车运营后,因环境条件发生变化,野生动物对青藏铁路动物通道的适应性,以及在多年研究工作基础上,揭示可可西里藏羚迁徙规律之谜。课题组经过4个多月的监测,目前研究进展及结果如何?记者近日再次采访了项目负责人——西北濒危动物研究所所长吴晓民研究员。
应用卫星定位跟踪技术研究藏羚迁徙规律
据吴晓民介绍,为掌握藏羚迁徙路线,探讨形成迁徙现象的内在机制,在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和陕西省科学院的支持下,西北濒危动物研究所同日本酪农学园大学、北海道大学、京都大学等单位合作,得到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研究补助金资助,首次将卫星定位跟踪技术应用于藏羚迁徙规律的研究。日本酪农学园大学向西北濒危动物研究所提供10套ARGOS无线发射跟踪项圈,日方专家协助中方对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2007年8月24日,在青海省三江源地区,海拔4601米,采用围网捕捉方法成功地为两只雌藏羚分别佩戴了卫星跟踪项圈。卫星跟踪监测工作一直在顺利进行之中,目前两只藏羚已回到越冬地活动。
西北濒危动物研究所的科技人员每天根据卫星跟踪数据,对藏羚的迁徙路线、日活动规律及活动范围进行监测,探索藏羚形成迁徙的内在机制。经过4个多月的监测,两只藏羚所在群体迁徙呈不同的路线,卫星跟踪数据显示一切正常。
远红外自动照相设备监测夜行性动物的活动规律
在青藏高原,由于受设备条件、环境和气候因素的影响,开展对夜间活动或晨昏活动的动物监测研究有一定难度。为此,项目组对监测设备进行了改进更新,采用日本提供的远红外自动照像机,选择在西大滩至五道梁区间的动物通道和铁路小桥附近安装远红外自动照相机,采取下午布设、早晨收取的方法,对夜行性动物利用铁路通道、小桥和涵洞的情况进行了监测。
青藏铁路运营后藏羚迁徙新特点
青藏铁路沿线设置的动物通道对野生动物的迁徙、活动、种群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藏羚正逐渐适应新的环境。
研究人员监测到,铁路运营期间迁徙的藏羚已逐步适应铁路通道的存在,恐惧感在缩小,通道前聚集、结群、徘徊的时间在缩短,均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不等的时间内通过,繁殖上迁和携仔回迁都从容自由地穿越通道,并且群体在减小,未发现滞留和长时间等待现象。可可西里通道仍是藏羚迁徙的主要通道,同时部分个体已开始从楚玛尔河通道和561号铁路小桥等穿越铁路。在以往的监测中,铁路沿线很少有雄性藏羚群,而2007年6~8月份共监测到14群116只雄性藏羚,在铁路两旁觅食、休息、游荡。
据吴晓民介绍,2007年是“青藏铁路运营期野生动物通道监测评估”项目启动的第一年,仅对两只雌藏羚佩戴了项圈,初步监测研究藏羚迁徙行为,此项研究工作将进行到2010年。在2007年野外监测的基础上,准备在2008年6~9月期间,选择不同种群的8只藏羚分别佩戴ARGOS无线发射跟踪项圈,并辅助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遗传多样性研究,拟揭示藏羚种群迁徙规律,以破解可可西里藏羚的迁徙之谜。(作者:张行勇)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