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末一则小消息,立刻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这就是中国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山东海阳核电站两台机组,已于2007年12月31日下达开工令。本报记者1月5日前往烟台海阳,与核电工地进行了“零距离接触”,为读者揭开海阳核电的“神秘面纱”。
核电工地三面环海
建设尚处准备阶段
按照通常工作流程,记者首先与海阳市委宣传部取得了联系,不料被告知该项目目前除了由新华社授权发布相关消息外,一概谢绝记者前往采访。记者多方努力进行协调,最后在做了“只参观、不拍照”的承诺后,终于获准以“参观者的身份”于6日上午10点20分,乘车进入了“神秘”的海阳核电工地,进行了现场探访。
记者是10点从海阳城区出发的,走了十多公里,就到了留格庄镇。从留格庄镇到核电工地,有一条宽阔的新柏油马路,名字是“海核一路”,双向四车道,非常气派,让人顿时感受到了核电项目的“威风”。
再走几公里,记者远远看见了“山东核电有限公司”的大门。陪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就是神秘的核电工地。
厂区非常大,记者乘车走了一圈,用了20多分钟。一眼望去,厂区基本上还是大片大片的泥土平地,两个混凝土搅拌装置、一座办公楼、几个简易彩钢板房,就是厂区主要的建筑物了,全部蓝白色调,显得非常整洁明快。整个工地现场不少带有“山东核电公司”字样的彩色旗帜在迎风飘扬。道路还没有硬化路面,但已经非常规范,指示牌指向明确。现场有20多名工作人员,围在5个大型支架旁,正在向地下进行钻探。看来这里目前还处于“沉睡”状态,大规模开发建设还需要时日。
工地三面围着一道白墙。记者走近一看,才发现是大块石头砌成的防浪堤。防浪堤外大海风平浪静,碧波荡漾。陪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是防浪堤围起来的一个三面环海岬角,占地面积有几千亩,虽然现在还是一片空地,但今后将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为山东乃至全国电网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核电设备制造基地
预计年中建成投产
在海阳市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又来到相距核电工地十多公里外的海阳凤城,这里有着一个更神秘的地方:“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其中一期固定资产投资为5亿元,专门负责海阳核电进口设备的国产化项目。
但是这条路却非常不好走,路窄不说,多数路面都成了砂石路,不过据说今年就会大为改观了。一条正在修建的“海核二路”,总投资9000多万元,长度十多公里,专门连接核电工地和核电制造基地。这条路上有两个重要“景点”,一个是现在的海洋乡村高尔夫球场,另外一个就是将来的核电工程专家村。
汽车颠簸了20分钟后,记者终于来到了挂着大牌子的“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这里车来车往,比核电工地要热闹多了。两部江苏牌照的重型汽车,运来三四十米长的大型钢铁构件,正在建设的也是大型标准厂房。
门口一块建设示意图,点明了这个制造基地的作用和未来:由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共同组建,作为第三代AP1000堆型核电部门设备的设计制造及现场安装调试的基地。据介绍,这里将成为掌握核电设备制造核心技术,具有自主开发能力和适当规模,能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适应目前市场和未来发展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企业,预计将在今年6月正式建成投产。这里生产的主要产品之一是核电站CV安全壳压力容器,又重又大,说起来真是吓人:重3400吨,体积58615立方米,直立圆柱形状,简直是一座“钢铁小山”。
海阳市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两个基地建成投产后,海阳市不但将成为我国主要的核电能源基地,还将成为重要的现代化核电设备制造基地,这是最让人激动和憧憬的。”(记者 吴修安)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