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当然希望《工资条例》能够尽快出台,但我更希望,这个条例真能切实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帮我们这些普通员工摆脱几年不涨工资的境遇,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口头上的支持。”在网易上阅读题为《中国正起草工资条例》的新闻后,网友“goingfly”发帖评论。
“goingfly”只是众多关注《工资条例》网友中的一员。12月26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孙宝树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报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作情况时透露,旨在解决一线职工工资偏低、工资增长缓慢、遭遇欠薪的社会问题,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以及支付机制的《工资条例》正在起草中。消息一传出,人们对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关注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度”:什么样的工资增长才算是正常合理?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应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保证工资良性增长的机制能否有效落实?这些问题一时成为街谈巷议的焦点。
时隔一天,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司司长邱小平做客中国政府网,众多网友纷纷提出了有关最低工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问题。邱小平回应称,调节职工工资分配不能仅靠最低工资制度,还要靠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以保证职工的工资能够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相适应。
有关部门一再表态,《工资条例》被持续关注,究竟折射了什么?
“人们的持续关注,折射出部分企业存在效益较好却长期不涨工资,或者‘只涨领导不涨职工’的情况。”中山大学人力资源研究专家卓鸥副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
这种关注,折射出人们对依靠制度实现工资常态增长的渴望。尽管我国GDP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增长,但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却在下降。2007年企业蓝皮书《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2007)》指出,1990至2005年,劳动者报酬占GDP比例下降12%。改革开放后人们担心的国有企业“工资侵蚀利润”现象,目前已转变为人们担心是否会产生“利润侵蚀工资”现象。
专家指出,职工收入增长缓慢并非新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缺乏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更深层次的因素是劳动者缺乏与经营者平等博弈的权利。工资不透明、工资增长方案不合理,使职工工资难以与企业发展同步。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职工工资收入及其增长,均属于初次分配的范畴,而一个堪称“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无疑是一个能“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的分配机制。
这种关注,更折射出对工资良性增长的机制能否有效落实的担忧。
北京理工大学胡星斗教授表示,市场失灵时政府需出手。没有政府的“有形之手”为推力,基层职工很难增强与资方的博弈能力。要实实在在地建立工资增长机制,更要将法规、制度落到实处。
“寻找更强有力的保护、希冀更强有力的援手,或许,这才是普通职工对条例持续关注的真实心态。”有关人士这样认为。(沈刚)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