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看似普通的案子背后却有着许多不普通:
涉案淫秽书刊和非法出版物数量为近年来罕见;
是一起涉及多个省市的重大团伙案件,案情包括境外走私以及境内策划、印制、运输、批发、销售等环节;
案中有案、一案带出多案……
这就是有着“扫黄打非”第一大案之称的上海“3·30”特大组织贩卖淫秽物品和非法出版物案。
“‘3·30’案的宣判,对于2007年的‘扫黄打非’工作来说,无异于送上了一份丰厚的‘大礼’。”一些业内人士对记者说,我国2007年的“扫黄打非”工作完全可以用成效显著来概括。
年终“大礼”
第一大案两被告人获重刑
12月12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这起跨省市、有组织贩卖淫秽物品和非法出版物的刑事大案作出一审宣判,以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和非法经营罪两项罪名判处被告人张建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判处被告人胡成芳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5万元。
张建和胡成芳都是外地来沪无业人员。2006年1月至2007年4月间,张建、胡成芳在没有取得《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由张建负责联系,从河南省郑州市、新乡市以及广东省广州市购买淫秽书刊、淫秽扑克牌及其他假冒、伪造出版单位名称的非法出版物,通过某快运公司分批托运到上海。货物抵沪后,除一小部分由张建提取外,其余绝大部分都是在张建的指使下由胡成芳负责提取,并将所购进的非法出版物等藏匿在由张建租住的黄浦区的3处房屋内。此后,张、胡二人将淫秽、非法书刊陆续销售给上海市的一些个体书贩,从中牟利。
2007年4月,公安机关在张建的暂住地将张、胡二人抓获,并缴获非法出版物4万余册,其中淫秽书刊1万余本、淫秽扑克230副。此后公安部门又在某快运公司查获张、胡托运的12400余册淫秽书刊和其他非法出版物。被公安机关查获的上述书刊中有100种书刊属淫秽出版物,有178种书刊属假冒、伪造出版单位名称等非法出版物。
年初织网
构筑“扫黄打非”立体防线
“3·30”案办得彻底、漂亮,而之所以会有这样令人称道的收获,与年初便在全国布下的“扫黄打非”立体防线密不可分。
“各地要把‘扫黄打非’工作作为政法工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对‘扫黄打非’工作的组织领导,积极参与‘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和专项治理,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确保‘扫黄打非’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年初,在第二十次全国“扫黄打非”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央综治委副主任、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中央综治办主任陈冀平说的这番话,为2007年的“扫黄打非”工作定下了基调。
“新闻出版总署在打击盗版和黄色网站方面的决心非常大,将把专项行动和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形成天天反盗版,全线清除淫秽色情文化垃圾的立体防线。”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说这番话时也是年初。
根据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提供的信息,今年前三个月,各地区、各部门共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3611.2万件;前两个月,全国各地“扫黄打非”工作部门立案查办的案件达2500余件。
全国“扫黄打非”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新年伊始查处的这些重点案件,向全社会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即2007年的“扫黄打非”工作,将坚持不懈加大打击力度,尤其要加大对制黄贩黄、侵权盗版、非法出版活动的打击力度。
斩获颇丰
从《死亡笔记》到《金手指》
全面出击并不是没有重点,2007年的“扫黄打非”紧紧围绕着打击网络淫秽色情、非法出版物、“四假”和一报多号四大问题。
四五月间,一本名为《死亡笔记》的恐怖类非法出版物在各地中小学校园内外有泛滥之势,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3次下发明电通知,要求各地开展查缴《死亡笔记》等恐怖类非法出版物专项行动,净化儿童出版物市场环境。
截至5月21日,全国工商系统共查缴《死亡笔记》系列书刊、漫画804册,《恐怖鬼故事》等系列图书838册,其他非法出版物272915本。
8月1日,针对一些境内网站登载含有淫秽色情内容的小说,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深入开展对网上淫秽色情信息的行政执法活动,将查处网络淫秽色情小说作为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依法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的行为。
随后,各地有关部门对348家境内网站登载的40部网络淫秽色情小说进行了查处。
新闻出版总署音像电子和网络出版管理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被查处的40部网络淫秽色情小说内容不堪入目,极易对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带来毒害。在网上登载淫秽色情小说的行为违反了国家有关法律和《出版管理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严重扰乱了网络出版秩序,带来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新闻出版总署将对这些网站实施行政处罚甚至关闭网站。
8月,整治假报刊、假记者站、假记者、假新闻的专项行动在全国展开。打着境外报纸旗号在内地从事非法经营活动的非法报纸《社会新闻报》,以在新闻媒体上曝光负面新闻相威胁、索取钱财招摇撞骗的《中国法治新闻》等非法报纸被依法取缔。
11月,针对在整治“四假”专项行动中发现的一些正规报刊出版单位以一号多报方式出版非法报纸,严重扰乱报刊出版秩序的现象,全国“扫黄打非”办、新闻出版总署向各地下发了关于云南《大众消费报》违规出版非法报纸《金手指》、《股民参考》及《青海青年报》违规出版非法报纸《新世纪报道》相关情况的通报,要求各地、各部门堵塞漏洞,加强监管。
依据相关法规,云南省新闻出版局对《大众消费报》给予了警告和罚款的行政处罚,青海省新闻出版局对《青海青年报》作出了停业整顿、停办非法报纸《新世纪报道》的处理决定。
继续推进
各部门配合打“持久战”
虽然打击力度不断加大,但非法出版物和非法出版活动却“屡打不净”。业内人士用“成果巨大、形势严峻”来描述当前“扫黄打非”的客观现实。
据介绍,造成非法出版物和非法出版活动“屡打不净”主要有五大原因:
整个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对侵权盗版习以为常,很多人认识不到盗版等非法出版活动对国家发展、对民族的创新能力的致命损害。
来自国外的、针对我国读者而炮制的各类非法出版物,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地下非法出版活动的猖獗。
而各类正版出版物跟不上市场发展和读者需求,无法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文化精神产品的需求,把市场和机会让给了非法出版物。
法律法规仍不够健全,处罚力度不够。虽已几经修改,但现行法律法规主要还是依据非法营利的多少量刑。而非法出版、销售活动,大都没有手续,没有发票,没有收款证明,难以找到营利的证据,案件的处罚依然很难或者较轻,无法形成足够的威慑力。
再就是“扫黄打非”没有形成全国统一体制、机制,地方保护、内外勾结现象还比较严重。
专家认为,特殊的性质决定了“扫黄打非”将是一场“拉锯战”、“持久战”,要打赢这场“战争”,要靠各地区、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也需要组织生产丰富多彩的吸引青少年的好东西,占领各类文化的主阵地。(刘建 王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