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京十二月十二日电 题:莫忘南京大屠杀 唱响和平安魂曲
本社评论员 陈光明
十二月十三日,南京大屠杀七十年祭日。凄厉的警笛声又将在金陵古城响起。
这一天,南京将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投资三亿元扩建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新馆,也将向公众免费开放。
在中日关系转暖的时节,一年一度的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举动格外令人关注。
研究中日关系史的专家认为,展示历史悲剧是为不再重蹈覆辙。中日关系要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在“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基础上。
南京的悼念活动处处体现出对世界和平的期待:新馆的广场叫和平广场,纪念馆形状是一艘“和平之舟”,展览名为“让和平写满大地”。南京还将举行“国际和平法会”,有为和祈祷的“烛光祭”,还要放飞三千只和平鸽。
转眼七十年,仍然活着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屈指可数。据悉,他们将在寒风凛冽中,以风烛之躯和南京市民代表一起,倾听三十万亡灵的呼号。人群中也将有专程从东京赶来的日本团队。
有学者说:中国人是把历史当作宗教的民族。古往今来,没有谁像中国人那样倾向于从历史中总结教训、获得走向未来的力量。
在过去的岁月里,中国人一度不愿提南京大屠杀的伤痛。“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先生这句诗,曾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广泛运用于中日友好关系上。
正是日本右翼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修改历史教科书的言论和举措,提醒中国人关注自己的历史。于是,一九八四年中国人才开始在南京建立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纪念馆选址在江东门,当年就是万人坑所在,推开表土,立现累累白骨。埋藏在地下的冤魂,向人们述说历史上那最恐怖、黑暗的一页。
围绕着南京大屠杀事件,日本右翼说三道四,一而再,再而三地辩解,颠倒黑白。二十余年,不绝于耳。
南京市民开始感到一种忧虑:知情的老人都将谢世,难道历史也将随他们而消失吗?许多当地民间人士四处搜集史料,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的生命之作《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更震撼了世界,此后有八个西方国家摄制组陆续来到南京,寻找、拍摄那段险些被遗忘的历史。
地方政府也决定再扩建纪念馆,以具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的手法展示史实: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
在这座新馆开馆之时,我们高兴地看到,中日关系已经走过寒冷季节,有了“破冰之旅”,有了“融冰之旅”,人们还期待明年胡锦涛访日的“春天之旅”。
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这八个字是中日关系友好发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