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担“嫦娥一号”有效载荷光学探测成像系统的西安光机所专家日前回到西安。昨天上午,主任设计师赵葆常等4位专家介绍了中国第一幅月球图像的获取过程,针对有人提出中国第一张月图抄袭美国的传言,副主任设计师杨建峰直言:“纯属无稽之谈。”
“温总理第一个与我握手”
68岁的赵葆常研究员,是“嫦娥一号”有效载荷光学成像系统主任设计师。“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并实现绕月飞行后,赵葆常研究员与西安光机所设计人员来到北京天文台,等待最为激动人心的时刻——“嫦娥一号”下传CCD立体相机拍摄的中国人首幅月球图像。11月20日下午4时48分,相机拍摄的第一轨数据成功下载,我国探月工程总指挥、总设计师和首席科学家都在现场紧张地等待结果。当看到实时传输回的第一张照片时,所有的人都惊呆了,专家们说:“没有想到会这么清楚。”
11月26日,温家宝总理对外正式公布了我国首张月球图像并接见研制人员。赵葆常正好处在第一排第一名,“温总理第一个与我握手”,赵葆常说。
“抄袭之说纯属无稽之谈”
中国人的第一幅月图是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负责研制的CCD立体相机在距离月球表面200公里的轨道上,通过推扫拍摄,图像数据传回后,由地面应用系统进行处理制作完成。中国探月工程专家组成员、西安光机所研究员、“嫦娥一号”光学成像系统副主任设计师杨建峰介绍了首幅月图的获取过程。
从11月20日开始,CCD立体相机开机工作。拍摄时在同一台相机中采集了前视、下视和后视三幅图像。拍摄获得的图像通过存储、编码后,通过定向天线向地球发送,地面数据接收站接收到数据后,再传送到国家天文台北京总部进行数据预处理和进一步的加工,包括拼接、校正和三维图像的合成,得到了我们看到的月球图像。此次公布的第一幅月图,共对19条卫星轨道探测图像进行拼接。
针对网上有人称“中国月图抄袭美国”,赵葆常研究员只说了一句话:“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而年轻的杨建峰则直言道:“图像传回时我就在现场,抄袭之说纯属无稽之谈。”
光机所设备“零缺陷”
在我国探月一期工程中,以赵葆常为主任设计师的西安光机所有效载荷项目组除了承担CCD立体相机的研制任务外,还承担了干涉成像光谱仪的研制任务。CCD立体相机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为划分月球表面基本地貌和构造单元,初步编制月球地质与构造纲要图,为后续探月优选软着陆提供参考依据。
西安光机所用短短两年半时间,就走完了原理样机研制与测试、初样研制与测试及正样研制三个阶段的研制过程,于2006年2月15日正式交付正样。2006年2月15日接受嫦娥一号有效载荷总体的验收、检测,3月15日接受嫦娥工程卫星总体的验收、检测,最后仪器设备各项性能指标完全达到了合同要求,实现了零缺陷交付。
据专家们介绍,由于月球自转需要1个月时间,所以卫星搭载的CCD立体相机绕月球一个月才能把整个月面照完,也就是获取整个月球的月表影像需要1个月时间。(记者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