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医改方案已形成,综合了原有的9个方案,准备向国务院常务会议汇报,年内肯定能够出台。”近日,在第五届中国改革论坛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年会上,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向媒体透露了上述消息。
本报记者专访了医改第7套方案的主笔、主张“市场主导”的代表人物之一、北京大学经济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顾昕。
收支两条线可能滋生新腐败
记者:医疗体制改革方案临盆在即,已经显露出哪些改革方向?
顾昕:目前的医疗改革方向就是在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中走向全民医保,在2020年前建立健全全民医保体制,这已经是相当清楚的,但是医疗服务体系,也就是医疗机构如何改革尚不清楚。
记者:据报道,“政府主导”趋势已明朗化,采取“收支两条线”管理,您对此有何主张?
顾昕:医疗保障体系的健全由政府主导,政府出资,提供补贴吸引大家投保。但在医疗服务体系上,最好不用“政府主导”这个说法,我的主张是,政府可以监管医疗机构,而不是控制医疗机构,要让医疗机构走向市场化,推进管办分离。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管办分离。“收支两条线”管理,即公立医疗机构继续收费,但必须全额上缴卫生行政部门,并由卫生行政部门来负责资金分配和“绩效管理”。“收支两条线”即政府什么都控制,医疗机构全部在其管辖下,既办医院又管医院,管办不分离。显然“收支两条线”和“管办分离”是不一样的。“收支两条线”在我看来,违背了“管办分离”原则,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调动医院积极性的问题。主张“收支两条线”的人认为,这样做的话医院就不会盯着病人的腰包,逻辑是对的,但结果是权力过于集中,很可能滋生新的腐败。医疗机构的资金分配权全部掌握在政府手里,这是相当危险。
医保关键是提高保障水平
记者:医疗保险在医改实施后将发挥什么作用?
顾昕:医疗保险要出大头,才能起到医疗保障的作用,如果还是出小头,保障水平不高,意义就不大。关键是我们现在医保保得不行,缴的费少,保的也少,看病的时候还得付大头。随着社会的发展,相应地提高保障水平,才能解决看病贵的问题。(记者谢绮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