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后是寿终正寝长眠月球还是发挥余热作最后一搏,国防科工委称“嫦娥一号”命运待定
“嫦娥奔月”之专家访谈
本报讯 对“设计寿命1年”的“嫦娥一号”卫星来说,一年后命运将如何,是否撞月?国防科工委有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尚未确定。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朱毅麟称,想通过撞月看清月球的灰尘很难。
国防科工委:嫦娥1年后命运待定
昨日,国防科工委月球探测工程中心主任胡浩表示,所谓“嫦娥一号”卫星的寿命,主要是指卫星上的燃料支撑时间。卫星在距离月球200公里的工作轨道上运行,须不断地进行姿态调整,而发动机的工作就得消耗燃料。
“卫星燃料一旦消耗完毕,将无法对它进行控制。按照它自己的运行,最后会掉到月球上去。”胡浩说。
据了解,目前已有不少专家提出想法:如果卫星在发射飞行过程中一切都很顺利的话,当到达1年的设计寿命期限时,卫星依然有若干公斤的燃料,不妨尝试加力使它直接撞击月球表面。
胡浩说:“但截至目前,这些只是设想,而且是建立在多个假设条件下的设想。”
“对现在而言,‘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实施科学探测目标是最重要的。”胡浩说。“其1年后的命运,现在尚未确定。”
院士朱毅麟:想通过撞月看灰尘很难
昨天下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朱毅麟做客新华网、新浪网等网站,就有关“嫦娥一号”卫星的情况为网友答疑解惑。他说,“嫦娥一号”最后是不是发挥余热、撞月,现在也没有结论,将由工程部门最后定夺。
朱毅麟说,美国有一个月球探测器“勘探者一号”,其主要目的是探测水,任务完成以后要发挥余热,不发挥余热就会掉在月球表面上,它就撞上月球,然后从地面上观测月球的灰尘,通过光谱分析看是不是还有水。欧空局2003年发射“智慧一号”月球探测器,在2006年秋天寿命快结束的时候也故意撞一下月球表面,也是想撞出一些灰尘起来,在地面观察灰尘分布,看灰尘反映出来的光谱是不是含水或者什么成分。但是结果都不理想,因为距离太远了,而且这些灰尘很小很细。
朱毅麟认为,探测卫星如果在一两百公里高度都看不清楚月球表面的东西,想看到它的灰尘,效果更不会很好。因此“嫦娥一号”最后是不是发挥余热,现在仍没有结论。
探月工程总指挥栾恩杰:中国不搞月球竞赛
“中国不与任何国家搞任何形式的月球竞赛,”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本着和平开发利用的原则,将与全世界共享探月成果。”
近年来,世界各国掀起了新一轮探月热潮,许多有能力的国家纷纷制定和公布了自己的探月计划。“中国探月的决策完全是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的,并没有攀比别人。”参与了绕月探测工程决策立项全过程的栾恩杰说。
中国科学家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就开始在月球科学领域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研究,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探月相关方案的论证,2000年发布的《中国的航天》白皮书首次公开了中国人要探月的消息。栾恩杰说,在我们研究论证的过程中,人类月球探测活动正处于低潮期,绝大多数国家还没有公布新的月球探测计划,因此,我们的决策并没有受到任何外来影响。
为了实现能量最优的原则,嫦娥一号卫星采用一种非常独特的飞行方案,卫星需要经过多次轨道控制花费大约两周时间建立月球工作轨道。
“只要成功到达月球,满足科学探测需要,这个飞行方案就是好的。”绕月探测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说。
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今后10年无人能登月
本报讯 近日,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72岁的欧阳自远先生接受媒体采访时称,10年之内,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能力登上月球。
在探月阶段,“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将做四项科学任务,其中一项就是对月球土壤进行分析,估算出月球上氦-3的具体含量。这是其他国家没有做过的。
欧阳院士介绍说,月球上的氦-3对任何一个月球探测国家来说,都不能熟视无睹。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氦-3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而且没有放射性。100吨氦-3就能满足全球1年的能源供应。地球只有15吨氦-3,而月球上的氦-3估计在100万-500万吨之间,至少可供人类上万年的能源需求。“嫦娥一号”执行的这一任务,将首次向人类提供关于月球新能源的具体含量。
欧阳自远透露,以目前的技术,我们已可把人送到月球上,但只能实现“单程票”,而要让宇航员安全地返回地球,我们要的是“返程票”。预计2020年至2025年,中国将有能力实现载人登月。
由于以前“阿波罗”登月时用的飞船和火箭技术都已过时,因而,美国重返月球的时间最早是在2018年。
欧阳院士据此预计,10年之内,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能力登上月球。(卢斌 秦鸿雁 韩一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