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昌10月25日电 题:“嫦娥”奔月: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架天梯
作者 胡建兵 徐贞宇
公元2007年10月24日晚,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甲火箭再一次拔地而起,直刺苍穹。中国探月工程的首颗卫星——“嫦娥一号”从这里奔向月球。
绕月探测工程启动三年多来,该中心紧紧围绕“实现绕月探测工程首发成功”的工程总目标和“精心组织、保障到位、测试规范、确保安全”的具体要求,中心在组织计划、靶场改造、体系完备、各系统保障、人员训练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先进测试发射设备和手段形成完整体系
2004年以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大规模开展以信息化建设、质量建设和人才建设为核心的“三项基础性”建设,并瞄准发射任务需求,实施了上百项发射场技术改造项目。对岗位设置进行优化,将原有774个任务岗位优化为545个,按照有梯次、有替代、有备份的原则,形成了具备独立完成任务能力的两套人马。目前,中心12.2%的技术干部能够胜任3至4个岗位,28.7%能够胜任2个岗位,90年代毕业的技术干部已经成为中心各系统、各专业的学术技术带头人,2000年以后毕业的大学生干部成长为科研试验任务的主力军。
建成了试验任务IP专网、远距离测发指挥监控系统、测控指挥监视可视化系统,测控系统的设备也进行了改造和部分更新换代,发射场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目前,中心已具备两星两箭并行测试能力,同时建成了火箭测试发射指挥监控网,覆盖火箭、卫星和地面勤务等7个分系统,实现了火箭、卫星的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综合发射试验能力不断攀升,为绕月探测卫星发射提供了有力保障。
各类防护措施确保操作质量和发射安全
科研人员认真学习运用现代质量管理理论和模式,全面系统总结中心执行40多次发射任务的经验教训,首家引进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组织领导层、系统指挥员、岗位操作手近千人,按照国标要求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并在试验任务中有效运行,2006年9月成为第一家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航天发射场,有力推动了质量管控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实现了管理方式、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
该中心采用的特种燃料和气体,具有剧毒、易爆、易燃的特性,为确保安全,他们投入大力的人力、物力,先后研制开发毒气报警、氢报警及氮消防等系统并投入使用,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人员与发射场区的安全性。场区的废气处理系统,可以在半天内将火箭发射的废气全部处理完,极大节省了时间;以往火箭发射废弃的近400吨燃料残液靠污水处理系统净化,处理周期需要1个多月,刚刚改造完毕的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周期最快达到了15天。与此同时,一套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管理安全信息系统也投入使用,为保障场区安全,打造了坚固的“防火墙”。
应急体系确保突发事件处置高效
为增强中心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规范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应急培训、应急演练,中心在总结30多年来40多次航天发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建立起应对发射意外、恐怖袭击和群体性事件、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故等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体系,成为中国三大卫星发射场中建立起应急体系的第一家。按照这一体系要求,中心定期进行桌面推演与模拟演练,分层开展应急知识普及与专业应急培训,逐步形成反应灵敏、应对科学、处置高效的应急机制,确保突发事件“有人管理、有序管理、科学管理、快速处置”,初步建立了整体联动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为适应绕月探测工程建设要求,并着眼后续高密度发射任务需要,2号发射场先后进行了空调系统改造、2号发射塔大修、2号塔平台液压以及控制系统更新等25项项目改造。2007年3月,月球探测工程大总体决定将发射工位由2号调整至3号,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立即组织分析和研究,同时协调国防科工委探月中心、航科集团五院等单位,对两个工位进行了实地考察、论证,在对3号发射塔进行适应性技术改造后,两个发射塔架均具备确保探月工程 “首发成功”的能力。
“嫦娥”这样完成升空准备
卫星发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系统密切配合、协同工作。从火箭、卫星运抵发射场到发射升空,一般需要40天左右的时间,经过一系列复杂流程对星箭进行测试直至发射。考虑到探月工程是中国首次将航天器送入38万公里的外太空,为确保成功,“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准备时间相对更长一些。
2007年8月19日,“嫦娥一号”卫星运抵发射场区,拉开了奔月序幕。
发射场区由技术区和发射区两部分组成。
技术区包括火箭测试大厅、卫星测试大厅和火箭探测厂房等设施。主要用于火箭、卫星的装配、测试。
火箭测试大厅、卫星测试大厅装有大功率空气调节器和净化器,可根据测试的需要随意调节温度、湿度。良好的测试环境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可以同时对两颗不同型号的火箭、卫星进行装配、测试。
“嫦娥一号”卫星运到中心后,先在技术区进行严格的测试,确保星上设备与地面设备匹配,同时解决测试中出现的问题;经测试合格后,对卫星实施推进剂加注,以满足星上天后轨道、姿态控制和卫星正常运行的动力需要。转往发射区后,科研人员在星箭对接的区域形成大封闭环境,达到卫星对温度、湿度和空气洁净度的要求后,进行星箭对接。
长征三号甲火箭经铁路运抵中心后,为确保箭上单元仪器可靠性,首先在技术区进行单元测试,经测试合格后转往发射区进行起竖、吊装、对接,并经过分系统匹配测试、四次总检查,以检验箭上
设备与地面设备的匹配性,保障火箭无故障升空。
长征三号甲火箭、卫星在发射区测试合格后,视天气情况,再根据卫星的入轨窗口,决定是否加注燃料,待命发射。
所谓发射窗口,是允许发射航天器的时间范围。航天器的发射窗口根据航天任务和外界限制条件确定的。如果不在窗口时间进行发射,卫星进行轨道调整必然会消耗大量推进剂,从而大大降低寿命。影响发射窗口的外界条件主要有天体运行轨道条件、航天器的轨道要求、航天器的工作条件要求、其它如发射方向、地面跟踪测控和气象等条件等。就航天任务来说,有三种发射窗口,一是年计窗口,它是指以指定的某一年内连续的月数表示,适用于星际探测任务;二是月计窗口。是以确定的某个月连续的天数表示,适用于行星和月球探测任务;三是日计窗口。是以某日内某时刻到另一时刻的形式表式,适用于各种航天器。
“嫦娥一号”卫星发射,考虑到月球运行到与地球相对距离最短以及卫星与月球交汇入轨的较佳时机,每月适宜发射的时间只有一次;由于光照、太阳入射角、测控条件限制,为增加发射成功率,每月适合发射的时间只有 3天,每次发射窗口为35分钟。这样卫星的发射窗口较短,卫星测试、发射周期相对较长。
为节省卫星推进剂,加大卫星入轨成功率,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科研人员自加砝码,主动提出了“零窗口”的发射目标,即在预先计算好的发射时间,分秒不差地将火箭点火升空,不允许有任何延误与变更。为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中心气象系统科研人员积极开展《西昌高空气候研究》、《孟加拉湾云系与发射场区天气关系研究》等课题攻关,提出了一系列实用、可靠的天气预报指标和预报模式;对发射窗口雷电、降水和云量进行认真分析,并比对相关历史资料,为“嫦娥一号”选准了最佳发射窗口。
加注燃料,是实施卫星发射前的一项重要工作。首先加注的是一、二级火箭的常规推进剂,然后在射前7小时加注三级火箭液氢、液氧低温推进剂。液氢、液氧属于不可存储推进剂,加注后,遇到特殊原因终止发射时,必须卸出,并对箭体进行吹除,才能重新组织加注。否则就会对箭体造成影响,引发其它问题的出现。即便是常规推进剂在箭体内的存放也不能超过一周。
在所有临射前检查结束后,如火箭、卫星、地面设备工作正常,指挥员下达“点火”口令。
火箭点火起飞后,中心所属的测量站对450秒以前的火箭主动飞行段实施跟踪测量,将测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并传输到西昌指控中心。火箭飞行450秒以后的跟踪测量任务则由渭南、南宁等测量站以及太平洋上的远望号测量船来完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