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8时30分,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召开新闻发布会,与会专家透露,“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最佳时间确定在今天下午18时05分,早晨6时许启动“发射前12小时程序”,开始加注主燃料,发射前6小时加注补充燃料。目前,长三甲火箭常规燃料加注完成,现场发射观赏平台准备就绪。
哨兵值勤点前移200米
昨天下午3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即将发射嫦娥一号的3号发射塔架内灯火通明。发射场官员称,22日早晨6时起,工作人员一直在给长三甲火箭加注燃料偏二甲基肼。在加注全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在火箭周围监控防止外泻。发射前7小时,还将在低温条件下给火箭加注液氧,发射前5.5小时给火箭加注液氢,整个加注过程持续到发射前2分钟。
与前一天不同的是,哨兵的值勤地点前移了200米,社会车辆不能再靠近发射场大门。为了防止陌生人留住当地居民家,当地派出所已经通知村民登记所有家庭成员,同时上报留宿人员。今天早晨开始,通往发射中心的通道戒严,有关部门还从成都调集警力,协助发射当天的值勤和保障工作。
抵月球后须“一心三向”
在会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宇航部赵小津部长说,火箭发射毕竟是极其庞杂的系统工程,对于“零窗口”的要求,谁也不能事先保证,“嫦娥一号”发射的窗口预留了35分钟,就是说从24日18时05分到40分的区段内,可以发射。如果在18点40发射,卫星燃料将要损失120公斤,对总共只有1200公斤燃料的“嫦娥一号”是一个很多的损失,直接影响其工作时间和工作寿命。由于特殊原因在这35分钟内火箭不能正常发射,只有推迟到明年发射。
而且,“嫦娥一号”的跟踪遥测工作首次与国外合作开展。赵小津表示,我国也在多个地区建立观测站,除在北京、上海等地区建立大的观测站外,还在新疆喀什和山东青岛建立观测站。据介绍,“嫦娥一号”卫星到达月球后需要具备3种能力,即卫星本体要对月倾向;卫星帆板必须要对日,获取能量;卫星传输天线要对着地球,而且三种定向必须同时进行。
赵小津透露,由于距离有38万公里,因此需要解决地面信号接收能力。目前,除在北京、昆明建造50米和40米的天线接收外,发射中心还采用过去没采用的大角度机械天线,加强嫦娥一号的信号发射强度。“绕月球一年后,如果卫星还有能量的话我们将让卫星变轨,卫星从离月球200公里的轨道靠近到离月球110公里的轨道,更加靠近月球探测。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层,在那个距离下,卫星看到的月球相当于在几米高空看地面一样精细”。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