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晨霭染黄了大凉山的梯田,清澈的安宁河从发射场旁缓缓流过。表面上看一切恬静如常,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内,为“嫦娥一号”升空做技术支持的航天工程师们已经紧张地工作、生活了大半年。
前昨两天,记者在探营卫星发射中心的同时,也“打探”了工程技术人员在“沟里”的生活,给大家展现“幕后英雄”们鲜为人知的衣食住行。
衣
四色防静电服区分工种
据了解,普通工程师们在基地里一般分为穿四种颜色的防静电服,分别为橘红色、蓝黑色、天蓝色和白色,不同的颜色标志着不同的工作类别。
向记者报料的工程师介绍,身穿橘红色服装的是塔勤服务人员,主要负责火箭转运、开电梯、供水等工作;身穿蓝黑色服装的是燃料加注人员,白色的是燃料化燃人员,而大部分科技干部则身穿天蓝色服装。
“到火箭发射的时候,一些特殊岗位的工程师或坚守在一线的工作人员就会穿上特别的防辐射、防震荡的服装,而其他工作人员就会进入到掩体中。”这位负责技术测试的工程师告诉记者,随着发射时间的临近,发射场各个岗位上的工作者都在加班加点,而且一加班都到凌晨两三点,有时候还要熬通宵。“有时候累得回到宿舍就直接躺下,连衣服都不想换”。
食
每人每天15元伙食标准
据了解,由于是在山沟里,过去物资比较缺乏,因此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科研老前辈们每回在有任务的时候,还会“借机”帮助当地的农民一起研究耕种,或指点迷津。随着栽桑养蚕、种植水果的农户越来越多,于是,基地里的伙食也得以慢慢改善。
“在基地饭堂里,过去只有玉米、馒头,但现在品种多了很多。”上个世纪70年代在基地当过兵的王大叔前天特地“回娘家”转了一转,“科学家的营养要跟得上,现在连新鲜蔬果都有了,我们打心里面高兴!”
据一位工程师透露,基地伙食很不错,饭堂按照每人每天15元的伙食标准,把工程师们的一天三餐全解决,荤素水果搭配合理。尽管如此,但大多数工程师都吃得很随便,“忙起来的时候,有的人一手拿着馒头,一手拿着单据,咬着馒头就核对数据,对完了,也吃完了。”
住
“招待所”提供温暖感觉
据了解,为“嫦娥一号”升空做准备的“技术大部队”大半年前就从北京住进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近300个日夜里,绝大部分工程师一心“扑”在测试、调装、研究等工作上都未见过家人一面,每天的生活就在发射塔、饭堂和“招待所”之间三点一线地度过。
所谓“招待所”,就是卫星发射中心给科研人员所提供的宿舍。由于这次技术人员比较多,有的房间要住进两人或三人,但工程师们从没有抱怨。“人多更好,热闹一点。”对清苦的生活,一位年轻工作人员轻描淡写地说,包括网络等这里什么都有,大家像兄弟姐妹一样有说有笑,就像在家一样温暖。
行
最喜与沟里大叔走一段
据悉,卫星发射中心的科研人员要离开基地到西昌城开会、研究等,一般都乘坐基地统一的交通工具,但也有例外的时候。一位技术人员告诉记者,有时候没有那么忙,很多技术人员都十分喜欢与穿行基地的彝族村民聊聊天,或者步行到基地外,欣赏一下自然景色。“有年轻一点的,聊着聊着兴致高了,还会下到地里去学习割稻,帮村民收割。”
“最喜欢的就是与沟里的大叔走上一段”,穿着便服正往基地外走的青年工程师笑着说,附近的村民能告诉他们这些“外乡人”很多有趣的传说。
有些从小在基地玩耍的小伙子还会向他们“拿料”,打探卫星什么时候发射等等。“和他们聊天的时候很轻松,也是一种减压方式。”(谢苗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