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西方怀疑论者最近“集中火力”,向中国对非洲国家“援建性”贷款“开火”,将近年来西方对中国政府加大对非援助和投资力度的不满再一次宣泄出来
西方媒体描述中国与非洲今日的合作程度,往往会采取这样的说法:“前往这个非洲国家的普通游客或许会认为,这个国家已被中国并购。在该国首都,几乎所有街道上都有中国工程师在维修破旧的基础设施。”
只是,类似来自西方的“怀疑论”,在中非合作不断加深、关系日益密切的今天,似乎已经屡见不鲜。最新一起向中国“开火”的主角是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称非洲向中国举债是“丑闻”
10月3日,赞比亚《邮报》一篇题为《欧盟警告赞比亚切勿重走“借债度日”老路》的头版文章,在非洲政坛投下一枚重磅炸弹。
这篇文章刊载了欧盟驻赞比亚大使德里克·菲10月1日的一篇讲话,对中国即将给与赞比亚政府修建道路的3900万美元贷款进行无端指责。“赞比亚倘若重走举债老路,那无疑将是个丑闻。”德里克·菲妄称,中国借钱给包括赞比亚在内的非洲国家是另有他图,因为向中国贷款必须用本国的资源做“抵押”。
欧盟这边刚放下话筒,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在赞比亚的邻国刚果(金)再度向中国“贷款”“开火”。同是10月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刚果(金)代表格扎维埃·马雷在金萨沙召开记者会时,对中国上个月同意给与刚果(金)的所谓“50亿美元贷款”表示忧虑。
事实上,马雷所谓的中国对非“巨额贷款”是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三家企业9月17日在金沙萨同刚果(金)政府签署的一个总价值约为65.65亿美元的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协议。这一协议是刚果(金)总统卡比拉2006年12月就任总统以来该国同其他国家签署的最大项目。
刚果(金)目前正在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商谈减免80亿美元债务的事宜。马雷说,国际社会认为刚果(金)应当避免再举新债,以顺利推动该国的债务偿还计划。马雷还说,中国的“巨额贷款”将会给刚果(金)的进出口、甚至货币汇率带来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必须提防这些贷款项目对宏观经济造成的冲击”。
批评中国由来已久
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此次“集体开火”声势着实不小,但此种论调绝非新鲜玩意。随着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对非洲的援助和投资力度,西方国家(或组织)对中国行动的指责之声便接踵而来。
2004年中国承诺向安哥拉政府提供20亿美元贷款,用于安哥拉的基础设施建设。次年7月,中国又同尼日利亚达成了价值8亿美元的石油协议。当时就有西方观察家认定,“中国正在不计代价地换取非洲丰富的原油资源”。西方媒体也纷纷发表文章,将中国描述称“新殖民主义者”。
去年是中非关系高速发展的一年。就在这一年,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攻击也持续发酵。
在温家宝总理结束访非行程、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尚未召开之际,法国《回声报》和英国《金融时报》连续发文,刊载对时任世界银行行长、美国新保守主义悍将沃尔福威茨的专访。文章说,沃尔福威茨对包括中资银行在内的部分金融机构无视“赤道原则”(“赤道原则”是一套自愿性指南,旨在保证由私人借贷机构提供资金的项目达到社会和环境保准)、向刚刚受惠于债务减免计划的非洲穷国提供贷款表示担心。
世界银行非洲部副部长克里斯滕森在同年10月接受西方记者采访时还提到,国际社会认为中国对非贷款的条件不透明,可能助长腐败。
2007年5月,胡锦涛主席成功出访非洲8国后三个月后,西方再度提高对中国援非贷款的批评调门。在当月召开的G8财政会议上,主席国德国提交了一份行动报告,对中国日益成为非洲重要的借贷国表示关注,称“这是特别对中国做出的呼吁”。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