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月四日电 题:“去神秘化”的中联部
中新社记者 周兆军
北京昆玉河畔的木樨地桥西南侧,有一幢约二十层的现代化玻璃幕墙大楼,楼顶上的一组英文“CPC International Department”,在夜幕降临时会亮起红色的霓虹灯。如果从河对岸远远望去,也许你会以为这是某个外资公司的写字楼。
大楼被围绕在一圈并不高大的围墙内。走到大院跟前,你会一眼看见悬挂在大门右侧的门牌,上面赫然写着: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令人恍然大悟——原来这里就是中共负责对外交往的专职机构。一九七一年之前,中联部的门口是不挂牌的,只有一个“复兴路十八号”的门牌号码。
为庆祝国庆节,大门两侧摆放了精心装点的鲜花,办公大楼的门厅上方悬挂着四个直径超过一米的大红灯笼。当有熟悉的人进出时,笔直地挺立在门口的武警会微笑着点头致意。
中共中央的许多职能部门,留给外界的印象颇为神秘。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外交部”,中联部正在通过多种途径“去神秘化”。十六大以来,在中共中央的各个职能部门当中,中联部至少创下了两个第一:第一个在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亮相,第一个举行“公众开放日”。
九月十八日早上,近六十名北京市民走进中联部大院参观,并现场观看了一场外事活动:中联部部长王家瑞会见捷克社民党代表团。“其实,中联部并不神秘。”王家瑞微笑着对前来参观的市民介绍说,“中联部是党的对外交往部门,外交部代表的是政府行为。二者各有分工,相互配合。”
在不久前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中联部副部长张志军说,这次“公众开放日”虽然是中联部第一次举办,但不会是最后一次。
九月二十七日下午,中联部的另一位副部长李进军做客人民网,通过网络视频与网友互动,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中共的对外交往情况。一位网名叫作“党的好孩子”的网友说,以前对中联部不太了解,还以为是一个党联系群众的机构。李进军说,过去,中联部的工作一直显得比较神秘。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共对外交往的指导思想、交往原则、工作内容,工作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到了今天,应该说我们党的对外工作是完全开放的。”
在中共中央各职能部门中,目前只有中联部和统战部开设了对外开放的官方网站。登录中联部的网站,会发现在“友情链接”一栏,不仅有新华社、中新社等国内媒体的网址,也有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国外媒体。进入新世纪的中共对外交往部门,越来越注意倾听“同一个世界,不同的声音”。
在推动本部门不断敞开大门的同时,中联部更重要的工作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执政党正在以一种更为开放的姿态与世界相处。
目前,中国共产党已与一百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四百多个政党建立了党际关系,包括共产党、社会党、保守党、基督教民主党、自由党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政党。在西欧,中共与左、中、右翼政党都保持交往,超越意识形态差异,谋求相互了解。
但记者获知,中共与美国的两大主要政党——民主党、共和党——尚未建立起直接的党际交往关系。对此,张志军表示:“其主要障碍不在中方,中共的大门是敞开的。”
越来越多的外国政党和政要意识到,要想了解中国,就需要了解这个国家的执政党。只有真正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发展战略,才能洞悉中国的发展方向。
而中共也认识到,了解国外政党的运作模式,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世界发展脉络。王家瑞说,以海纳百川的心态对待一切人类文明成果,以虚怀若谷的心态借鉴学习“他山之石”,正是新时期政党外交的“中国特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