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页|新闻|国 际·英文|财经|体育|奥运网|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学生|IT|教育|健 康
汽 车|房 产|电 讯 稿|视 频| 图 片| 社 区|图 片 网|华文教育|广 告|演 出|图片库|供 稿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媒体评论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以无车日理念反思公共交通政策
2007年09月03日 04:13 来源:新京报


    首届“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将于9月16日至9月22日开展,活动主题为“绿色交通与健康”。 中新社发 任卫红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如果必须要有这么一天,我们会为曾赞美过的“车流成河”的城市壮观景象羞愧,那么,它应当是每年9月22日的“世界无车日”。根据建设部计划,全国将于9月16日至22日开展“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目前已有108个城市承诺参加。而22日的“无车日”活动将是公共交通周的高潮,108个城市的政府领导,将“拒绝”小汽车,采用步行、自行车、公共汽车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9月1日《新京报》)

  中国首推公共交通周计划,既是对全球范围能源紧缺、环境保护等诉求的积极回应,更重要的,也是对城市本质属性的一次廓清,这正是建设部所表示的“城市应该是人的城市,而不是车的城市。”如果说,一个“举国无车”的日子,是中国对环保大国责任的承担,那么,一种以人为本的城市交通,才是无车日活动所蕴含的深远旨趣。无车日从来不只是一个日子,而更是一种理念。中国不仅需要推行无车日,更需要“世界无车日”本身所带来的公共交通理念。换言之,我们需要以无车日的推行,来反思城市交通的公共政策。

  比如,怎样打造一个更加便捷舒适的公共交通体系。公共交通既是城市在无车日当天所倚仗的主要出行工具,也是各国政府为使城市交通更加绿色所大力推行的做法。同样运送100名乘客,使用公共汽车与使用小汽车相比,道路占用长度减少近9倍,节省油耗约5倍,排放的有害气体最多可降低15倍左右。而目前在我国,公共交通在城市出行中的比例仅为20%,其中,出行分担率低、政府投入不足、部分公交企业亏损严重、公交结构单一、规划“先天不足”等五大问题正日益成为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心腹之痛”。

  在推行环保型交通工具方面,同样面临政策的瓶颈。以自行车为例,我们曾是一个自行车大国,然而近年来这一称号越来越多地让位于许多发达国家。原因不难找到:在与机动车的路权之争中,一些城市的公共政策忽略了自行车交通的权利,自行车道越发稀少,为自行车提供的公共服务也比较缺乏,而与此同时,大型的机动车停车场却不断增加。

  当中国开始进入所谓“汽车社会”之时,不少国家早已开始着手改变放任私家车增长的公共政策。通过各种政策杠杆,如提高上牌费、停车费、道路使用费等,限制私家车的使用,前不久,英国伦敦、伯明翰、曼彻斯特等城市首次向大排量汽车征收高额“环保税”。

  英国政府在去年就制定更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以迫使厂商生产更加节能的小型汽车。同时,则在推行公共交通以及绿色环保型交通工具方面,出台鼓励性政策,并增加公共服务。另外,与我国一些城市大量的公务用车,以及公职人员对公务用车的巨大依赖所不同的是,一些发达国家严控公务用车的数量,政府官员也通过身体力行来推行公交系统。

  那些在公共交通方面真正体现出人本理念的城市,恰恰是积极响应并参与“无车日”活动的城市。这不是巧合,而是践行。由此而言,“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尽管是首次开展,但毕竟昭示着理念的进步。我们也看到,去年中非论坛期间,北京曾封存49万辆公车。今年8月17日至20日“好运北京”综合测试赛期间,北京机动车又开始分单双号出行。“无车日”理念一旦成为公共政策制订必须追求的目标,城市将少一些负重与烦躁,多一些从容与舒适。


 
编辑:李淑国】
:::相 关 报 道:::
·中国108个城市将参加无车日活动 减排3千吨废气
·中国百余城市的官员将在无车日与民众"亲密接触"
·9月22日上海迎首个"无车日" 政府机关禁用小车
·响应国际无车日 郝龙斌穿捷运制服拍摄倡议广告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打印稿件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