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接到一位德国华裔友人的电话,说半年前我曾经见过的德国杜塞尔多夫的行政主席(市长)于尔根,利用星期天带着60多位市民郊游,在忙乱中忘记了付喝咖啡的两欧元,没有一个人为他代付,还是咖啡店老板亲自提醒他,他才有些歉意地付了费。
这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我想起去年十一,这个掌管着500多万人口、世界著名工业区的要人,和当地百姓一起坐经济舱来北京,而且住同一宾馆。那一天,在他下榻的宾馆,我见到了这位主席。恰巧,我的一位朋友米夏,也是这个旅行团的,他担任了我们的联络人和翻译。
我们在宾馆的大厅里坐下,于尔根只是要了一瓶矿泉水。他对我说:“我和市民一起来北京参加马拉松比赛,北京马拉松拿上名次需要2小时20分钟左右的成绩,而我需要5个多小时。我主要是希望有更多的市民参加体育锻炼,另外借这个机会,和我这个地区的市民一起到中国旅游。”
我顿时有些不解,像这样一个世界驰名工业区和博览中心的行政主席,怎么会没有机会来中国旅游呢?当我问起这个问题,他说:“我两个月以前就来过中国,但工作是工作,旅行是旅行,这需要分开。”我和于尔根的谈话,显然隔着一道屏障,并非因地位悬殊,而是他对我提出的问题感到奇怪,我对他的“寒酸”做法有些不解。
我接着问:“和几十位市民一起旅游,我怎么感到没有人来和你套近乎。”当我的朋友把话翻译给他,他反而不解地说:“他们找我,我也帮不上忙啊!他们如果遇到不公,那要去找法院,法院不会听我的。他们失了业,会有专门的机构帮助他们。他们要进行商业活动,我这个主席权力很有限。所以,他们无需恭维我。”
我提出了一个带有挑战性的问题:“我不相信没有商人诱惑您,用形形色色的手段追逐利益,是全世界所有政府都面临的问题。面对巨大利益,您也许曾经动过心。”
他沉思了几秒,说:“腐败问题全世界都有,德国也不例外,但要这样做的确很难。因为新闻监督很厉害,对我这样的主席捕风就可以捉影,司法追查起来也毫不客气。他给我几十万欧元,我不值得;如果碰上给我几百万欧元的,我只有逃到南美隐居起来才踏实,可那种日子是惊弓之鸟,而且永远不能回到故土。”
我又问:“我发现您似乎没有秘书和警卫?”他说:“秘书怎么可能带出来参加旅游?我来是自费,他来也要自掏腰包。如果我用公款来北京旅游,被发现会下台的。至于警卫,我在德国也没有。”
正聊到兴头,一个旅行团团员招呼他去拍照,他歉意地站起身,说:“我们的谈话只能结束了。”我看到于尔根挤进了队列,那些市民也没把他安排在正中,而是把他“冷落”在左侧。我的朋友米夏告诉我:“德国就是这样。”
前两天,德国总理默克尔来中国访问,她的不少生活细节,让国人津津乐道。比如,和一般住店客人一样去普通餐厅就餐,而且不进VIP包间。在拿食物时,一不小心把麦片面包掉在地上,她不让赶过来的餐饮经理帮忙,而是自己将面包捡起,放回了自己的盘中。(8月30日《新闻午报》 )
通过和于尔根的聊天,再看默克尔故事,我终于明白,德国的确“就是这样”。(北京学者金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