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页|新闻|国 际·英文|财经|体育·奥运|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学生|IT|教 育|健 康
汽 车|房 产|电 讯 稿|视 频| 图 片| 社 区|图 片 网|华文教育|广 告|演 出|图片库|供 稿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气象局有关专家详解:极端气候事件缘何多发
2007年08月03日 05:56 来源:人民日报


    8月1日晚一场异乎寻常的短时暴雨雷电大风,造成北京城区多处积水成灾,西城区百万庄南街年年暴雨成灾的现象再现,行人车辆行进艰难。尽管北京市一直在努力改造落后、陈旧的城市基础设施,但还是问题多多。 中新社发 任晨鸣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8月1日,北京连续第三天遭遇雷雨夜。

  当晚,今夏以来的最大降雨袭击北京,多个城区出现暴雨,北京气象台先后发布雷电黄色预警和暴雨黄色预警。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在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说,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今年以来我国天气气候持续异常。

  暴雨不只光临北京,今夏我国很多地区被暴雨所伤。四川部分地区暴雨引发洪灾,重庆云阳暴雨引发公路塌方,辽宁局部发生特大暴雨,江苏5天6次发布暴雨预警、主要河湖水位超过警戒线,安徽淮北地区涝情严重……郑国光认为,今年南方暴雨洪涝较严重,淮河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北方多省发生局地强降雨致重大人员伤亡事件,流域防洪和城市防涝面临新的复杂局面。

  今年异常的气候创下几宗历史之“最”:今年1月—7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川渝地区继去年出现有观测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高温干旱,今年又发生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降雨,暴雨洪涝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偏重。南方和北方同时出现长时间、大范围高温干旱,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面临严重水荒。雷电、风雹等强对流天气点多、面广、频次高,雷击致人死亡为历年之最。继去年出现登陆台风多、强度强、移动路径异常,今年到目前为止又罕见地出现台风生成少和登陆少,而江南华南高温干旱短期内难以缓解。

  自然变化和全球变暖

  “破纪录”事件非我国独有

  暴雨、暴风雪、热浪、寒流,今年前7个月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在全球频频出现,天气气候的异常并非只在我国上演。国家气候中心主任董文杰将其归因于气候的自然变化和全球变暖。他说,过去100年全球气温上升了0.74摄氏度,我国的气候异常是区域气候对全球变暖的回应。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强降水、冰雹、雷电、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强,曾经的历史极限会被越来越轻松地超越。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会出现的“破纪录”事件现在几乎每年都会出现。

  董文杰进一步解释,全球变暖会导致低层空气明显变暖,相应的高温热浪及其引发的干旱事件频次会增加、范围会增大。而极端强降水、冰雹、雷电等极端天气事件都是在冷暖空气相遇时产生的,全球变暖导致低层空气明显变暖,大气不稳定容易产生对流上升运动,有冷空气侵袭时能量释放加剧,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以某地降雨为例,气候变暖不会改变这一地区总的降雨量,但会使小雨的天数减少,随之而来的是暴雨和干旱这样的极端天气日数增加。

  今年我国天气气候异常也受到厄尔尼诺现象和初春青藏高原积雪偏多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在去年8月份到今年1月份,到今年2月份已结束。这种现象使得赤道东太平洋的海面温度出现异常,导致从我国南部向北吹的夏季风偏弱,初春青藏高原积雪偏多基本造成同样的结果。这些原因使得本应该到达华北甚至东北地区的降雨带停留在了四川东部到淮河流域一线,造成这些地区持续的强降雨。 

  植树造林、随手关灯、开小排量汽车

  气候变化需要科学家、政府和公众共同应对

  董文杰说,气候变化有很强的不确定性,目前我们对其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我们首先要做的是适应气候变化。这种适应是在承认气候变化的基础上,了解其对经济、生态、环境、人类健康等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他说,应对气候变化需要科学家、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全体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植树造林、运用先进的节能技术、随手关灯、开小排量汽车等都是我们减缓气候变化影响的积极选择。

  日前,郑国光提出,为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必须把防御极端天气气候灾害置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极端重要位置。积极防范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强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能力,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监测、预测、预报和预警水平。

  有效的防灾减灾需要的是“综合性”措施,除了加强灾害科学预报、影响分析、预警监测外,快速抢险、灾后治理救助等也至关重要。为确保灾区群众“有房住、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医疗”,必须要加强民政、卫生、水务、电力、交通、建设等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共享和应急协调联动。专家提醒,科学应对、积极防御,不断提高我国在预测、指挥、协调、安置方面的应急能力,才能更好地经受住气候变化的考验。(朱隽)


 
编辑:李淑国】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打印稿件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