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扣人心弦、惊心动魄的大营救拉下了帷幕,创下了煤矿救援史上奇迹。
奇迹后面隐含了太多的磨难和付出,把这些经历记录下来,并不想让他们回味曾经黑暗76小时的世界,但党和政府的关心、井上井下那种惊人之举、那种通力合作、社会各界的全力救助,让人不敢忘记,也绝不能忘记。
矿工:当时井下情况惊心动魄
昨日下午6时,今年23岁的高飞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眼部仍被黑布遮盖着,据该矿副矿长张根绪介绍,高飞是被救矿工中身体较好者之一,问起当时被困时情况,高飞说用惊心动魄这个词再恰当不过。
7月29日上午9时许,高飞在井下作业时,忽听到有人喊“进水了”,我们都赶快往井口方向跑。“大约向前跑30米,水就涌了过来,转眼到了脖子位置,当时我也喝了几口水。”高飞说。“回撤”,正当大家绝望时,抓安全的井长曹百成安慰大家不要乱,依次往二平台撤,等他们撤离到二平台时,水也跟了进来。这时地下因二氧化碳浓度较强,加上温度较高,顿感胸闷气短。
“丁零零……”
“电话,电话响了……”这时大家才知道井口附近有一电话。“井下情况怎么样了?大家保持体力,井上正在想办法营救大家……”曹百成接到矿上领导电话后,忙汇报井下情况,并说:“目前最要紧的是送氧通风,这样才能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约半个小时后,井下已经通风,大家的情绪才稍有缓和。“当时我们都已经失去信心了,可等到第二天,听到国家、省领导及时通话,而且通过风道又送下的牛奶后,信心倍增了……”
高飞说,第二天,他也听到了妈妈给他的电话,让放心,政府一定有能力把大家救出去……为能留住井下一丝光明,曹百成将所有矿工的矿灯集中起来,每次轮换矿灯照明,并鼓励大家保持体力,为井上营救做好配合。
“别说了,病人很虚弱,他需要休息……”正当高飞讲下去时,护士提醒记者不要再问了。
矿长:第一个被救的兰建宁立了大功
“兰建宁这次立了大功,就是他的冒死行动给大家争取近4个小时的时间……”昨天下午6时,该矿副矿长张根绪说。
兰建宁是谁?当记者问起这个名字时,张根绪激动地说:“他就是第一个被营救出的矿工,现在就住在中心医院的13病床。”
张根绪介绍,昨日上午,兰建宁自告奋勇打先锋,游过300米巷道,争取与前往营救突击队人员取得联系。一路上,他趟过200多米水路,又游过近百米的深水区,然后一步步爬着前往井口方向……
他成功了,等他到“风口”(其实是抢险突击队开凿的缝隙),第一个与救援队员会合,给这次抢险救人争取了近4个小时的时间。
征得护士的同意后,记者来到兰建宁的病床前。“因长时间被困井下,身体消耗快,加上二氧化碳浓度高,精神上有些失落,但我想,只有我们与救援队伍迅速取得联系,才能保证所有矿工的安全,我自己就提出试一试,没想到真的成功了……”兰建宁说,当我过了近300米的巷道时,看到救援队员开凿的一丝光线后,立马兴奋起来,他很快爬上去,伸手用力猛推,将“风口”打开,这样,兰建宁第一个走出了被困76小时的矿井。
家属:
最想说“感谢党和政府”
昨日下午,三门峡中心医院门口聚集着准备看望被困矿工的家属,杨强民就是其中一个,他说是来看望儿子的,提起孩子出事的这70多小时,杨强民潸然泪下,自从儿子杨万军当矿工以来,最怕听到“矿难”这词。
“当初不知道具体情况,就知道矿上出事了,包括儿子在内的60多个矿工被困,听到这个消息后,我的头‘嗡’的一下,我就一个儿子,这下可完了……”杨强民说,儿媳知道丈夫出事后,抱着3岁的儿子大哭,3天来,一家人就吃两顿饭。
当天下午,听矿上通知,所困的矿工都没危险,杨强民无论如何也不相信,当时想,也许是矿上为安慰家属情绪。当天下午,矿上又通知家属:每户一名代表,通过电话为所困矿工说句话。
“当听到儿子的声音,我和家人才稳定下来,总算有一丝希望了。”
矿上封锁了,唯一能了解儿子情况的就是电视,当得知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李成玉一直能通过电话与井下矿工取得联系后,知道政府已经很重视了,加上地面通过通风管道往井下送牛奶,杨强民心情算是稳定了下来。
“昨天晚上,我听说儿子今天上午都能救上来,早上没吃饭,我就跑到矿上的一山坡上,一直坐到上午11点多,当我看到第一名被救矿工上了救护车后,心想着,孩子肯定有救了,没一根烟的时间,听说孩子被第三辆救护车拉走了,当时别提多高兴了。”杨强民说,现在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感谢党,感谢政府,没有党和政府的支持,就没孩子的今天。”(商报记者赖海芳胡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