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页|新闻|国 际·英文|财经|体育·奥运|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学生|IT|教 育|健 康
汽 车|房 产|电 讯 稿|视 频| 图 片| 社 区|图 片 网|华文教育|广 告|演 出|图片库|供 稿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投身国防事业的科学巨匠们:义无反顾报国忙(图)
2007年08月01日 09:26 来源:解放军报

    作为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的科学巨子,他们热血铸剑、天宇拓荒、踏浪逐星,为共和国的国防建设燃烧青春和热血——

  在人民解放军的行列里,有这样一个卓越群体——他们虽不曾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叱咤风云,却完成了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的千秋伟业;他们不曾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却一样在实验室、发射场上谱写出壮美人生;他们没有显赫的声名,但祖国和人民一刻也不曾忘记他们!

  作为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的科学巨子,他们创造的“两弹一星”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他们热血铸剑、天宇拓荒、踏浪逐星,为共和国的国防建设事业燃尽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他们如浩瀚天宇上的明星,放射着永恒的光芒!

    “血汗洒在自己的国土上,收获才属于自己”

    爱国爱军 情注一生

  “同学们,听吧!祖国在向我们召唤,四万万五千万的父老兄弟在向我们召唤,五千年的光辉在向我们召唤!……我们还犹豫什么?彷徨什么?我们该马上回去了。”

  半个多世纪前,一封致全美中国留学生的公开信至今读来,似乎还能听到一群年轻科学家怦怦跳动的心音。执笔写这封信的就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原国防科工委主任朱光亚。还有什么比报效祖国和人民更令人期待呢!新中国成立了,用“漫卷诗书喜欲狂”恰可形容学子们报效祖国的急迫心情。

  在那个特殊年代,落后就会挨打的苦痛经历,使多少科学家不约而同地投身新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

  从英国爱丁堡大学毕业后回国的“双博士”物理学家程开甲,在西北核试验基地隐姓埋名一干就是20多年。多年后,他深情地说:“如果我不回国,不到试验场区,可能学术成就更大些,但是肯定不会有现在这样幸福和自豪。因为我现在做的一切都和我的祖国和国防科技事业联系在一起……”

  国民党败退大陆时,蒋介石要强行带走包括陈芳允在内的一批科技专家。怀着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陈芳允不惜自残脚趾,才躲过了劫难,并从此把自己的一生融入到新中国建设之中。1976年,60岁的陈芳允才开始自己的军旅生涯。他不认为这是个退休的年龄,在搞了整整10年的卫星测控系统建设工作后,他郑重地向组织上提出了要求参军的请求,最终如愿以偿。

  侵朝的美国飞机时常在头顶盘旋,在丹东边境狂轰滥炸,大批伤员被运送大连。当时的高中学生戚发轫自发加入到救护伤员的行列中,鲜血淋漓的场面,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如果我们也能造飞机,还会这样遭人欺侮吗?”高考时,这位多年后成为中国飞船总设计师的学生一门心思要学航空专业,3个志愿填的都是飞机系!

  “血汗洒在自己的国土上,收获才属于自己。”我军惟一一对院士夫妻周廷冲、黄翠芬双双留学海外,但他们放弃了优厚的待遇,冲破重重障碍,登上了一艘开往祖国的货船。经过56天的漂泊,当远处出现一道地平线时,夫妻俩兴奋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人民科学家钱学森曾说:“我在美国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这位“在任何情况下都抵得上3至5个师兵力”的科学家,麦卡锡主义势力的迫害无法让他屈服,面对美国检察官的无理指责,他的话语掷地有声:知识是我个人的财产,我有权给谁就给谁……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罗布泊上空火球翻滚,沉雷怒吼,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在大漠上空升腾。当朱光亚从基地撤离途中转身目睹此景时,一向刚强内敛的他百感交集,潸然泪下——从18年前漂洋过海去异国寻梦,到今天亲手参与制造出了原子弹,这样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怎不令人唏嘘感慨!

    “缺这缺那,就是不能缺了志气”

    戮力跨越 奋勇创新

  在科学技术领域,核心技术买不来,也求不来,更等不来。从旧社会走过来的老一辈知识分子,深知科技创新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什么。

  钱学森归国不久,来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国家底子薄、科技底子更薄的现实令时任该院院长的陈赓大将不敢盲目乐观,他问:“您看我们能不能自己造出火箭、导弹来?”钱学森痛快地说:“有什么不能的,外国人能造出来的,我们同样能造得出来。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不成?”

  “缺这缺那,就是不能缺了志气。”改革开放之初,我国花巨资从某发达国家购进一台高性能计算机,对方提出的条件非常苛刻:要给这台计算机建造一个“安全区”,进入该区的只能是该国的工作人员。这件事深深刺痛了中国“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的设计师卢锡城的心:中国的现代化不能乞求别人的恩赐,必须丢掉幻想,发愤图强!“银河”人硬是从零起步,搞出了速度可与他国比肩的“争气机”。

  上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反而激起了我军卫星测控专家李济生开拓创新的豪情——“中国卫星测控事业取得的成就,哪一点不是靠我们中国人自己搞起来的?”“‘硬件’不行,我们用‘软件’弥补。”30多年来,李济生和他的同事们奋勇创新,把我国的卫星定轨精度,由最初的公里级一步步提高到百米级、米级,终于实现了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夙愿。

  你能封锁技术,却封锁不了中国人的智慧。一位老军工说,面对技术封锁,中国的“两弹一星”能取得成功,靠的就是自力更生、奋勇创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毛主席以其特有的幽默说道,应该给赫鲁晓夫发一个大大的奖章。

  富有创见的科学家,总能在蛛丝马迹中洞察科技发展的战略趋势。1992年,“深山中的科技将军”沈礼敏敏锐地意识到,利用飞机推力转向来提高飞机大攻角机动飞行能力,是研制新一代歼击机的关键技术之一。沈礼敏的超前思维和创新勇气,使我国在这一领域缩短与国外的差距成为可能。目前,飞机推力转向风洞试验已被列入国家空气动力重点研究项目。

  “迈出左脚,不仅仅是为了向前跨进半米,同时也为迈出右脚找到一个支点。”中国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说。1992年9月,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此时,国际宇航大国征服太空的脚步已经遥遥领先。王永志提出了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设计思路,一步到位瞄准三舱飞船。太空巡航风险莫测,是否先要在飞船上进行动物实验?王永志自信地主张,直接研制模拟人类代谢规律的“拟人代谢装置”。

  2001年4月,王永志应邀赴俄罗斯做学术报告。他的老师、“联盟”号飞船的总设计师米申院士激动地对听众说:“你们都听到了吗?中国飞船不是‘联盟’号,中国飞船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飞船!”

    “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

    抛弃名利 奋斗不息

  “人生路必曲,仍需立我志,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陈芳允谈起工作成果时,很少用“我”,而是用“我们”,“科学技术工作的成果,极少是一人所能完成的。我所得的一些奖,也是集体之功。”在陈芳允的家里,没有像样的家具,许多是用了多年的部队折价营具,连褪了色的布窗帘也舍不得换。人们见此感慨万端:一位成就非凡的科学家,生活竟如此俭朴!

  就是这样一位俭朴的科学大家在为中国的科技事业进行着顶层设计。他早先说:“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谁把握住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方向,谁就有可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他和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等老科学家起草了《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这份建议书被直接送到邓小平同志手里。1986年3月,小平同志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推延。”

  据此制定的《国家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纲要》亦即“863计划”,如今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自动化技术、激光技术、航天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领域取得了数千项科研成果,对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防科技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学家对祖国和军队建设的深情,往往使他们比一般人想得更深、更远。在计算机还只是新名词时,钱学森就预见到“许多复杂的工作可以用计算机模拟”,极力主张加快研发;在能源、交通被普遍视为国民经济两大基础的1985年,又是钱学森向中央建议,信息、通信、计算机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必须大力发展……

  晚年的钱学森虚怀若谷,淡然面对荣誉、地位、金钱。单位要为他建房他坚决不同意,因为“我不能脱离广大科技人员”;报刊上颂扬他的文章被打招呼“到此为止”……他不题词,不为人写序,不参加鉴定会,不出席开幕式,不兼任任何顾问,而是抓紧每一分钟,为科技事业专心工作。这是他的乐趣,也是他毕生的追求。

  如今,在许多鲜为人知的重要岗位上,仍有许许多多军队科学家还在默默奋斗着,他们把自己和国防科技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

    “给年轻人舞台,让下一代人唱主角”

    德沐后人 高山仰止

  “钱学森老师的优秀品质和科学精神,我用一辈子也学不完。”军事医学专家黄翠芬院士说。

  “要说我在系统工程和信息技术领域有所建树,那是因为身后有钱学森老师。”总装科技委委员汪成为院士说。

  ……

  这些心声让我们想起爱因斯坦的一句话:“第一人物对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许多上了年纪的军队科学家用毕生实践诠释着这话的涵义,他们以德服人、以德育人、以德荐人,为科技事业打下了深厚根基——

  中国耳鼻喉科奠基人之一的姜泗长院士有一句名言:“给年轻人舞台,让下一代人唱主角!”他扶持了一批又一批医学新秀,培养了我国几代耳鼻喉科专业的优秀人才。他的举贤荐能、甘为人梯、举人过己的高尚品德被誉为“姜泗长风格”。

  我国野战外科学的名师王正国教授,格外看重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热爱军队的品质。他的学生蒋建新38岁时就成了全军重点实验室的主任,王正国逢人便夸:“他是我的上级。”王正国忘不了自己的恩师、国家“973”重点科研项目的发起人程天民。当该科研项目申报成功后,为此付出了无数心血的程天民,却力荐比自己小10岁的王正国担任首席科学家……

  人民军队既是广大科学家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也是科学家成长、大有作为的沃土。土生土长的海军工程大学教授马伟明,41岁时就当选我国最年轻的工程院院士,这位潜艇“心脏”的设计者曾经从党和国家领导人手中接过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证书;他带领的课题组攻克了电机输出电流低频振荡这一世界性技术难关……我军科学家队伍的发展壮大,使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在演习场和训练场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目前我国从事载人航天工程的科技人才队伍中有三分之二是年轻人,参与研制神舟六号几大系统的总指挥、总设计师中就有6名年轻的领军人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曾组团赴俄,带队人胡世祥说:“俄罗斯的老专家们一看到我带去的这些年轻人,他们感觉太羡慕了,中国的航天事业十几年就换了一代人!”

  后继有人是老一辈科学家最大的幸福。他们既是开拓者,又是铺路石,他们曾经用铁肩扛起国防科技大厦,又用“润物无声”的行动培育了一代新人,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后一种成就更感欣慰。

  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忘不了给90多岁的钱学森老师贺寿时的情景。别人的生日贺礼钱老都挪到一边,只把他送来的礼物端端正正放在床对面的书架上,总忍不住盯上两眼——那是一尊“神舟”飞船模型。

  一代科学巨匠时时刻刻牵挂的是国家的强盛、国防的强大。(记者 刘化迪)

    相关链接:我军四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名科技专家,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我军有4位科学家获此殊荣。

  [1]  [2]  [下一页]

 
编辑:唐伟杰】
:::相 关 报 道:::
·中新视频:“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回国之路
·比利时华侨魏蒋华:“掩护”钱学森回国的人(图)
·钱学森等被授“中国航天事业五十年最高荣誉奖”
 

专题: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打印稿件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