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随着南昌城头一阵清脆的枪声,一支伟大的红色武装宣告诞生。从此,这支不同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支武装的军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一面红色的旗帜,化作追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中国人民心中的不朽图腾。
80年来,这支红色武装经历了22年战火洗礼,以不屈的信念和壮烈的牺牲,为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打出了一个新中国。伴随着新中国前进的步伐,这支队伍又走过了58年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光辉征程。58个春秋,一代代子弟兵继承发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光荣传统,用忠诚和热血筑起了人民共和国的钢铁长城。
中宣部、解放军四总部联合主办的《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7月16日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幕以来,每天观众络绎不绝。走进6540平方米的巨大展区,仿佛走进人民军队成长壮大的历史隧道。
我们在追寻中聆听,聆听嘹亮军歌汇入历史的洪流、时代的乐章;
我们在追寻中聆听,聆听人民军队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铿锵誓言!
军魂壮歌
——没有信仰,一个民族就没有希望;没有信仰,一支军队就会失去方向
1、军队发展史上的“航标灯”
几乎每一位来参观的军人,都要在这样一些展品前驻足流连:
1953年12月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朱德总司令致开幕词的照片。这次会议,明确把“建设一支优良的现代化的革命军队”作为军队建设的总方针、总任务。
1956年3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的签到簿。这次会议,确定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文物、一份份文献所蕴含的历史告诉人们,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我军的使命由武装夺取政权转变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为了适应这一历史性转变,党中央高瞻远瞩,作出了一系列战略决策——
从1949年11月起,空军、海军、第二炮兵等军兵种相继成立;1954年12月,中央军委决定实行军衔制、薪金制、义务兵役制;1955年1月,毛泽东主席主持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决定发展原子能事业、研制核武器;1958年3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军事科学院,开展军事理论研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决定实现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战略性转变,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上世纪90年代,世界军事变革风起云涌,党中央审时度势,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全面分析时代发展的特点和我国安全形势的变化,要求全党全军从政治高度和国家利益全局观察和处理军事问题,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努力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党的光辉耀军心。新中国成立以来,正是党的正确领导,正是党的创新理论的光辉指引,让人民军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展板前,军人们一次次深情仰望,来自各行各业的观众也细细解读和品味着“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深刻含义。北京卫戍区某团、海军某部官兵都在这里集体合影,把履行神圣使命的誓言刻在心中。
2、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
1954年3月,在审批我军第一部政治工作条例时,毛泽东主席在“政治工作”后面加上这样7个字:“是我军的生命线”。
8年后,雷锋在1962年3月16日的日记中写道:“我是党的儿子,人民的勤务员。我走到哪里,哪里就是我的家,我就在哪里工作。”
从这两件珍贵的文物中,可以读出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强大生命力,可以深深感悟到,我军所以能够成为真正的新型人民军队,所以能够以劣胜优、打败国内外一切敌人;所以能够克服一切艰难困苦、不断发展壮大,归根结底是因为党在军队中建立了政治工作。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是我军区别于其他一切军队的根本标志。
铸牢军魂,永葆本色。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军始终不渝地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工作、武装官兵,打牢听党指挥的思想基础。
展厅里,历代军委领导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论述吸引着观众的目光:“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认真做好,不能放松。”“必须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全军各项建设的首位。”“思想政治建设是革命化建设的核心,是军队最根本的建设。”
一组图片传递着这样的信息:多年来,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大力开展“爱舰爱岛爱海洋”、“忠诚勇敢善战”、“爱二炮爱阵地爱本职”等教育,为培育“四有”新人注入了强大动力。2006年,全军部队深入开展历史使命、理想信念、战斗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当前,全军正广泛开展“赞颂新成就、履行新使命、迎接十七大”主题教育,部队全面建设正迈向新的境界。
一张图表中有这样一组数据:党的十六大以来,获得全国、全军表彰的军队先进党组织有223个,优秀共产党员有275名,优秀党务工作者有66名。
讲解员陈思告诉观众:我军政治工作在继承创新中发展,“生命线”在创新发展中延续。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一建军之本、强军之道、制胜之源,始终是人民军队不变的军魂。
3、勋章的星空、精神的高山和英雄的阵地
展厅里,有这样一面墙,让人肃然起敬。
在这面墙上,挂满了建国以来我军各个历史时期颁发的各种勋章、奖章、证章。从独立勋章、自由勋章、解放勋章,到优秀士兵证章、中国武警忠诚卫士奖章……如同星汉灿烂的天穹,这是军人荣誉的星空,是军人心中最美最亮的星。
在这面墙上,摆满了一张张图片,每张图片的说明里都有“精神”二字:两弹一星精神、三个特别精神、抗洪精神、南沙精神、喀喇昆仑精神、两不怕精神……仿佛冰峰耸立的高原,这是我军精神的高山,是官兵们用青春和热血、牺牲和奉献筑起的丰碑。
在这面墙上,贴满了一张张照片,照片下面,是一个个英雄的名字。这里有经中央军委批准在全军基层部队挂像的8位英模,基层官兵与他们朝夕相伴。这里有24位建国以来全军部队涌现的著名英模,从钱学森到华益慰,从欧阳海到岳喜翠……多么熟悉的姓名,多么亲切的故事,这是全军官兵的偶像,是时代舞台上的榜样。
这是一面无限延伸的墙。在新的时代,英雄的传统在继承中发扬光大,崭新的荣誉不断写进军人的人生词典,不断刻上新的丰碑。
一组组展板告诉我们,从2001年至2006年,全军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3人,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28项。
目前,全军共有“两院”院士91名,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200余人。至2006年底,作战部队军级领导班子成员,大学以上文化程度占81.7%,本级培训率达到74.3%,有出国留学经历的占10%。一张照片上,一位拥有双硕士学位的某师师长正率领部队进行新装备实战演练。
胜利战歌
——战场上,人民军队书写着英勇善战的战史;和平年代,他们奏响了新的凯歌
4、从解放一江山岛到进驻港澳
展厅里,有两幅战争题材的油画。一幅画的是解放一江山岛的英雄官兵,一张是决策出兵朝鲜的中南海会议室。
1955年初,我军进行了首次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一举解放了一江山岛。
1950年6月25日,朝鲜爆发内战。党中央根据朝鲜政府的请求和中国人民的意愿,为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毅然作出抗美援朝的战略决策。
展厅里,有许多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看着上甘岭上嵌满子弹的树干,看着邱少云牺牲时紧握的钢枪和棉衣碎片,这些战争的亲历者告诉年轻人,中国是崇尚和平的国度,然而,“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珍惜和平的人最懂得,和平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能战方能言和,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强大的国防和军队是止战的盾、和平的剑。
人们不会忘记,1958年8月,根据国际形势和台湾海峡局势,粉碎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党中央决定炮击金门。周恩来总理亲自拟定的关于炮击金门的广播稿,全文仅57个字,字字掷地有声。
人们不会忘记,建国后,我军先后进行了多次边境自卫防御作战,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军旗飘飘,人民军队的胜利歌声响彻神州。新世纪新阶段,全军和武警部队,积极开展以反恐为重点的演习演练,有效提高了遂行多种任务的能力。
展厅中,两张照片记录了两个伟大的历史时刻:1997年7月1日零时,五星红旗在香港添马舰等营区冉冉升起;1999年12月20日,进驻澳门部队受到热烈欢迎。驻香港、澳门部队进驻先导军旗、首次在营区升起的国旗,把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历史,展现在观众面前。
5、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全景图”
陆地猛虎、海上蛟龙、蓝天雄鹰、空中神箭联为一体;战场感知、指挥控制、信息对抗、火力打击高效聚合——实兵、实弹、实装的诸军兵种联合演习,勾画出一幅陆、海、空、天、电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全景图”。
一组精彩纷呈的照片和视频画面,把观众拉进了火热的演兵场。
“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根据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和军事战略方针的调整,我军不断发展和完善军事训练指导方针和训练内容,坚持从难从严苦练精兵,掀起波澜壮阔的练兵热潮。
展厅里,展现着这样的历史画卷:上世纪50年代的正规化训练、60年代的“大比武”、70年代的“三打三防”训练、80年代的合同战役战术训练、90年代以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为目标的训练,新世纪新阶段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训练……一次次练兵热潮,都紧扣时代脉搏、紧随战争演变、紧贴使命任务,实现了一次次历史性的跨越。
着眼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全军积极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基地训练磨砺雄师劲旅,模拟训练创设逼真环境,网络训练演练三军联动,一场崭新的练兵热潮正如火如荼全面铺开。
在军事训练展区,海军多功能舰艇操纵模拟训练系统和坦克训练模拟器最受观众欢迎,想体验海战和开坦克的人们排起了长队。中学生张子峰好奇地钻进小小的坦克驾驶模拟舱,复杂多变的气象、地形、敌情让他真如置身战场。大学生杨静林激动地走上操纵舰艇的战位,仿佛乘军舰来到了浩瀚的大海、波诡云谲的海战场。
解说员陈思告诉围观的人们,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让部队训练实现了模拟化,训练成本降低了、周期缩短了,战斗力建设有了新的增长点、实现了新的跨越。
6、新型武器方阵与南沙礁堡变迁
军博的广场上,4座迷彩大棚格外引人注目。陆海空和第二炮兵的诸多主战装备赫然矗立,让人们大饱眼福。许多参观者在这里合影留念,对于他们,这是珍贵的纪念,更是自豪的记忆。
1949年开国大典时,受阅部队的武器装备都是从敌人手中缴获的,号称“万国牌”。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我国逐步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实现了由仿制为主到自行设计研制的转变,自主建成武器装备基本体系。进入新时期,面对世界科技革命的汹涌浪潮,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基本建成了新型主战装备、电子信息装备和保障装备协调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武器装备体系。
正是由于武器装备的强大支撑,《2006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向世界宣告:我陆军逐步推进由区域防卫型向全域机动型转变;海军由近岸防御型向近海防卫型转变,逐步增大近海防御的战略纵深;空军逐步实现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第二炮兵由单一核力量向核常兼备的战略力量转变。
展厅里,涵盖三军部队的后勤装备8大系统模型,海上、公路、铁路、航空运输保障8种骨干装备模型,正在配发全军的07式新军服……一组组景观向人们传递着我军后勤建设的历史性跨越。
在南沙礁堡阵地景观前,人们驻足感叹:20年来,守礁部队的后勤保障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淘汰了“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的海上“猫儿洞”,告别了铁皮火炉似的“高脚屋”,在汪洋大海中构筑起第三代永固式礁堡,海水淡化、食品冷藏、卫星通信等现代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大大提高了生存、防护和作战能力。
精彩纷呈的展板告诉观众,今天的人民军队后勤建设已经拥有了10个系列的创新基础平台,其中国家和军队重点实验室67个,为后勤科技创新和装备发展发挥了领军作用。1985年以来,全军后勤获国家科技进步奖773项,连续4次举办了国际军事后勤装备技术展览。
和谐颂歌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捍卫人民的利益矢志不渝
7、从“军垦第一犁”说起
“军垦第一犁”对于新疆军民来说,是历史性的标志,永远铭刻在人们记忆深处。展厅一隅,那幅官兵们用扛枪的肩、操炮的手,背纤拉犁进军戈壁滩的照片,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讲解员介绍,1949年到1959年,新疆有18个建制师集体转业,屯垦边疆。他们穴地而居,化雪为炊,军垦之犁唤醒沉睡的上百万亩土地,荒原变成万顷良田,戈壁崛起一座座工厂。
他们用行动昭示:人民军队能为人民打出一个新中国,也能和人民一起建设一个新家园。
青藏铁路的施工现场,那曲军分区官兵挥汗如雨;三峡工程的建设工地,武警水电部队勇挑大梁;空军飞播造林,染绿祖国的戈壁大漠;海军援建秦山核电站,造福无数的黎民百姓……一幅幅照片,一个个实物,告诉我们在开发能源、修建工厂、治理江河、兴修水利、架桥筑路等新的战场上,到处活跃着人民子弟兵的绿色身影。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引滦入津、开发浦东、援建西藏邦达机场、征战“西兰乌”光缆通信工程……全军和武警部队在一系列重点工程建设中发挥了生力军作用,其爱民情怀深似大海,所建功勋可昭日月。蜿蜒千里的成昆铁路、“通天之绳”的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每一公里的路碑下都长眠着一名以上的烈士。
这是一张特别的地图,112个红彤彤的五角星,连成了一条绚丽无比的红飘带。那是去年全军和武警部队沿长征路援建的112所“八一爱民学校”,面对着充满希望和生机的红飘带,老区人民和贫穷学子会以什么样的目光来打量和衡量呢?
8、平安是怎样得来的
大型景观《平安是这样得来的》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一组官兵筑堤的雕塑,再配以逼真的声光电效果,生动再现了1998年三军将士挥师三江、决战洪魔的场景。在电闪雷鸣、滂沱大雨中,官兵们奋战在风雨飘摇、浊浪排空的大堤上,他们用赤裸的胸膛抵挡滚滚洪流,用红肿的肩膀托起巍巍大堤,拯群众于生死一线,救国家和人民财产于惊涛骇浪。
紧邻的展柜是一批与抗洪有关的文物,李向群穿过的救生衣和入党申请书,战士路全中写在报纸上的请战血书:“我一定要抗洪!”战士肖小军写的遗书、共产党员突击队的队旗等。观众们在这里驻足凝思,内心涌动着别样的情感。
抗洪抢险是对新时期军民关系的一次全新检阅,它告诉世人:新时代的战士仍然保持着先辈们为了人民的利益义无返顾的战斗作风,伟大的抗洪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洪灾震灾,火情疫情,和平年代的每一次灾难,都是人民子弟兵出征的命令。1976年7月,唐山发生7.8级地震,10万大军徒手挖掘废墟,使16400余人绝处逢生,救治伤员百万人次。1987年5月,大兴安岭发生森林火灾,军队和武警官兵与当地群众一起,奋战28天,扑灭了烈火……58年来,仅在履行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事业中,人民军队就有30多万官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北京卫戍区某装甲团政委陈德能说:“在八一军旗的指引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像一条东流到海、奔腾不息的河流,流过80年峥嵘岁月,流到今天,流向未来。”
9、从“经典老歌”到“时代新曲”
在展厅的醒目位置,有一张胡主席与维吾尔族老人卡德尔·巴克亲切握手的照片。2006年1月和9月,胡主席先后两次接见卡德尔·巴克,称赞他为军民团结、民族团结作出了积极贡献。
记者去年初曾赴卡德尔·巴克家采访,看到他写下的千余篇解放军爱民日记。今天在展厅再次目睹日记,感到分外亲切。
“双拥”发端于革命圣地——延安。岁月变迁,双拥工作的内涵不断拓展,形式不断创新,但军民深情炙热如昨。
从山东省开办转业干部培训中心、上海拥军服务车进军营等照片可以看出,“猪啊羊啊送到哪里去,送给那亲人解放军”成了“经典老歌”,科技拥军、文化拥军、智力拥军的“时代新曲”,呈现出蓬勃生机。
从东南沿海举行联合军事演习,福建等省市给予有力支持;中俄联合军演,山东渔民主动出让黄金养殖海域等照片可以看出: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拥军要向战斗力聚焦,为军事斗争准备服务。
每当提到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创建活动这独一无二的“中国创造”,许多人就会想起1991年那个早春:由邓小平同志亲自题词倡导,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在全国命名10个双拥模范城(县)。展厅里有邓小平同志的题词: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双拥模范县。
一位县委书记对记者说:“我们全县父老非常看重双拥模范县这块牌子,因为我们县是革命老区,没有这块牌子,群众在感情上说不过去。”
1983年1月,全国兴起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北京市西城区柳荫街是全国出名的先进典型,徐向前元帅专门题词:“柳荫军民文明街”。军民共建活动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促进了军民团结和社会和谐。
和平赞歌
——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开放的军队更加自信务实
10、蔚蓝星球上的“红色纽带”
“面向世界维护和平”是展览的最后一个部分。步入展厅,只见蔚蓝色的地球仪上闪烁着许多红色小灯,连成一条“红色纽带”。一盏灯,一个朋友。中国已与150多个国家建立军事关系,在109个国家设立武官处,有89个国家在中国设有武官处,共有驻华武官、副武官157人。
一组组军事交流的数字,一个个军队高层往来的画面,向中外观众表明,人民军队向世界敞开胸襟,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军事外交格局已经形成,对外交往空前活跃、扎实、富有成效。
国宝鎏金编钟,是国家一级文物。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英军掳走了这个编钟,陈放在英国殖民地印度的一个骑兵团俱乐部。1994年7月,印度陆军参谋长乔希访华时,把它亲手交还给我军,表达了印度政府和军队对中国的情谊。
刚从法国留学归来的田淞感慨地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世界军事变革加速发展的今天,军队的改革和建设,既要注意特色,又要注意从过分强调个性化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否则就会固步自封,拉大中国同发达国家军队在某些领域的时代差。”
在国防大学学习的某导弹驱逐舰舰长杜长余介绍,从1985年开始,中国海军走出国门,驶向世界。2002年,我海军舰艇编队首次环球航行。至今,人民海军已先后26次出访五大洲40多个国家,而50多个国家的100多个舰艇编队、300多艘军舰也把友谊使者的身影留在了美丽的中国军港。
大海,托举着人民海军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放眼世界。
近两年,人民解放军派员观摩了土耳其、泰国、巴基斯坦、印度、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举行的军事演习。2005年9月,我们邀请24国41名军事观察员和驻华武官观摩了北京军区组织的“北剑-2005”实兵对抗演习……
外电评论:中国军队在对外交往中更加成熟、自信、务实,中国军队也让世界各国有了更多的了解,中国军事透明度不断增强。
11、让和平的阳光照亮更多地方
“宁愿如流星陨落,也要让和平的阳光照亮世界更多的地方。”无数观众站在军事观察员杜照宇、军控专家郁建兴两位烈士的遗像前,为他们默哀。
一张我军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部署示意图显示,1990年到2007年4月,我军共派出维和人员1643人,参加17项联合国维和行动,其中维和部队1546人、军事观察员64人、参谋军官33人。10名中国军事观察员、维和官兵和军控专家,为世界和平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讲解员张靖怡介绍,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中国在积极参与国际维和行动中勇于承担责任,实践着一个大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庄严承诺,忠实履行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义务。目前,我国是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之一。
维和部队的官兵在海外排地雷、除航弹、修道路、建设施、救病人,圆满完成了各项维和任务,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而且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为祖国和军队争得了荣誉。
总参通信部机关干部唐书海长期关注维和部队的行动,说起维和来如数家珍:在柬埔寨,我国第一次成建制派出“中国蓝盔”跨出国门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在刚果(金),中国首次派出女军人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在利比里亚维和行动中,我国派遣人员最多、行动规模最大;在黎巴嫩维和行动中,工兵营扫雷连成为我军第一支通过国际扫雷资质认证的专业扫雷队伍;2007年1月16日,我国赴苏丹维和部队被授予“联合国特别贡献奖”,这是目前中国维和部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首次获得的最高荣誉。
12、联合军演搭起军事外交大舞台
一张中国军队参与联合军演情况示意图显示,2002年以来,我国已先后17次举行中外联合军事演习,即将举行的“和平使命—2007”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是我军第18次参加中外联合军事演习。
清华大学一位教授在参观时说,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国家安全威胁的全球化,许多本属于一国、一地区的问题,开始变得普遍化和全球化了。为加强在反对恐怖主义、打击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推动国与国之间政治上互信、经济上互动、军事上互助,联合军事演习将会变得越来越频繁。
“和平使命-2005”联合军事演习用的徽章、臂章和胸标安静地躺在展柜里,把观众的记忆拉回两年前的那次演习。曾在60年前并肩战斗的中俄两军为了和平携手山东半岛,双方派出陆、海、空军和空降兵、海军陆战队以及保障部队近万人参加了演习。
以往参演多以海军为主,在已举行的17次中外联合军事演习中,海上演习占了一半以上。而中俄联合军事演习参演课题和课目多、军兵种比较齐全、背景设置复杂。
中外联合军事演习既是一种积极的军事外交行动,也是加强多边和双边军事关系、维护地区安全与世界和平的重要措施。图谋变革、走向开放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纵览五洲风云,从容应对挑战,必将在世界军事外交舞台上演出一幕幕彰显大国军队风范的外交“活剧”。 (丁海明 辛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