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手就位”--一声口令打破大山腹中的宁静。导弹阵地上,整装待发的导弹操作号手迅速进入各自战位。
这里是一个全封闭的战场。没有千军奔腾,万马嘶鸣,一切如同实验室,布满了计算机和仪表。
进入导弹阵地,记者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更衣室换上洁净的拖鞋,在入口处,留下随身物品。阵地上不能掉落任何东西,连温湿度也必须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一位部队领导说,发射连在一次训练时,两名战士不小心在阵地上漏了几滴蒸馏水,受到了严厉地批评。
“几滴蒸馏水看似平常,但因为它是重介质,在关键时刻,甚至能导致发射失败。高、精、尖武器来不得半点马虎。”他说。
随后,我们见到了忙碌的导弹兵和一枚墨绿色的“庞然大物”--某型远程战略导弹。导弹兵都知道,这是象征中国大国地位的砝码,是未来战争的“杀手锏”。
“001号!”“001号到!”…… “202号!”“202号操作完毕”……“008号!”“008号故障排除”…… 清脆的口令、急促的呼叫,号手操作的各个战位灯光闪烁、仪表跳动。
在202号战位上,入伍4年的瞄准专业班班长尚言威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本战位的近百个操作动作,复诵操作指令数百条,练就了“一模准”、“一口清”的过硬功夫。
他展示了自己捉“光团”的绝技:只见他在战位前上下左右熟练地操作各种仪器仪表,并不断传递操作口令,不到一分钟就捕捉到了瞄准“光团”。
四级士官张贵兆的战位协同动作最复杂,在极短的时间里,要复诵操作指令近百条。
“导弹部队‘千人一杆枪’,所有导弹官兵的行动,都要服从科学指挥。”张贵兆说。他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某型远程导弹操作规程。据部队领导称,所有士官都能将全部操作规程准确复述。
专业军士王鹏飞坐在配电车的仪表前,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仪表变化的指数,他的任务是,发现仪表异常立即报告。而实际上,仪表在千万次演练中都不会有一次异常。
王鹏飞说,任何一名号手专业素质不过硬,在作战发射时出现失误,都会产生难以想像的后果,每名导弹兵都必须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娴熟的专业技术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否则“军人没有纪律就不能打仗,毫无战斗力可言”。
在发射控制台一字排开的战位上,训练有素的号手整齐端坐。“他们都有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部队长姜玉清说。
一位训练员设置了故障:本应在XX时XX分XX秒关闸门的某装置突然停机。这时,本科毕业号手李伟国迅速上前,采取短路法先关闭装置,继而在不影响整个程序运行的情况下,迅速排除故障,前后不到5分钟。
“两条线一碰,看似简单,但若没有功底,一旦出现故障,想从千万条导线中找出那两根线,谈何容易?”部队领导说。
在完成固定装置科目时,记者看到一位战士像手术室递器械的护士一样,将工具递给另一名战士,“接”、“好”的声音此起彼伏。
记者发现每个扳手上都有一根白布条。一位战士说,白布条是在固定装备时套在手上用的,以防工具掉在弹体上。导弹兵工作的程序之细令记者惊讶。
姜玉清说,为了导弹腾飞的一瞬间,导弹兵们付出了很多,导弹兵的训练更苦、更累、更难。
“同样练瞄准,步兵把一摞砖头吊在枪口上,而导弹瞄准号手是把一根头发粗细的钉子钉在墙上,看上几个小时。高级士官仅用两眼余光就能精确地读出各种仪表指数。”他说。
作战指挥大厅里,“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16字训练方针十分醒目。(记者 张选杰 李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