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岁的罗元发将军回忆挺进新疆 创造人类奇迹的大进军
新中国诞生前夕,新疆宣告和平解放。
“当时最急迫的是解放军必须快速进疆,这样和平解放才能真正实现。”97岁的罗元发将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说,“解放军挺进新疆,不仅创造了解放军历史上的奇迹,也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1949年9月下旬,汇集在酒泉的2军、6军接到了进军新疆的命令。从酒泉到迪化(乌鲁木齐)要穿越1000多公里的荒漠,翻越终年积雪的天山。
由于苏联支援了40架“里尔”运输机,每架可运30人,因此,一些部队可以通过空运进入新疆。“这是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空运。”当时担任6军军长的罗元发回忆说,对于飞机,大家都有一种神秘感,很多人觉得自己一下子由“土八路”变成了“洋八路”。
1949年10月1日,就在新中国成立这一天,罗元发率领6军分乘飞机、汽车和骡马,相继离开酒泉,西出玉门关。
1949年年底,解放军终于把五星红旗插到了伊犁河畔,插上了帕米尔高原。
解放军进入新疆后,第一项任务就是剿匪。驻新疆国民党部队通电起义后,少数坚持反动立场的军官和特务分子,想趁解放军立足未稳,制造反革命暴乱。
“匪徒熟悉地形,精通骑术,还蒙骗了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给剿匪带来了很大困难。”罗元发记得有一次夜间追击匪徒时,气温下降到零下30多摄氏度,平地积雪一尺多深。为了轻装追击敌人,战士们只穿着单鞋、薄衣,“当晚就有很多战士冻伤了”。
为了节省追击敌人的时间,解放军一个团的指战员于1949年12月5日踏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徒步横穿“死亡之海”,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壮举。严寒、缺粮、断水,考验着部队,战士们有时连续几天喝不上一口水,嘴唇干裂出血,只好以人尿、马尿、马血解渴。
进军红柳峡,翻越冰大坂,奇袭北塔山,在人迹罕至无水无草的五百里将军戈壁上追击叛匪……罗元发指挥和参加了上百场剿匪战斗:“到1951年上半年,大股匪帮已被击溃,剿匪斗争获得重大胜利。”
“我们进入新疆,就是要屯垦戍边,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开展生产运动,减轻人民负担。”罗元发说,修建和平渠揭开了新疆军垦的序幕。
只用了394个工作日,官兵们在缺乏机械装备的情况下,基本靠人力完成了这个迪化地区当时最大的水利工程。清澈的天山雪水,奔腾而下,直冲瀚海荒原。
1954年10月7日,经中央军委批准,新疆军区生产部队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17.5万名官兵就地转业,担负起屯垦戍边的特殊使命。
终结中国数千年匪患 摄影机成了活捉大土匪谢文东的“武器”
小说《林海雪原》是人所熟知的一部红色经典,书里有个叫谢文东的土匪司令,围绕他还有一段真实的剿匪故事。
经过几场恶战,谢文东及少数匪首逃入深山。时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即后来长春电影制片厂)副厂长的徐肖冰,跟随剿匪部队主力359旅进入深山老林,准备制作一部名为《活捉谢文东》的纪录片。没想到,这架摄影机竟然真的成了活捉谢文东的“武器”:
1946年冬,徐肖冰在剿匪战斗中勇敢地将摄影机对准一个胖子。正在射击的胖子猛地看见一只大口径的“武器”瞄准了他,吓得冲着摄影机举起了双手——此人正是大土匪谢文东。
谢文东对着摄影机投降的一幕,成为解放战争初期东北根据地剿匪斗争的真实缩影。
海军原副司令、96岁的方强老人,曾亲身经历了当年林海雪原里惊心动魄的战斗。老人说,到1947年春,东北民主联军共进行剿匪战斗1303次,基本肃清了东北土匪。
新中国刚成立时,许多新解放区匪患严重。国民党大批残兵败将相聚为匪,形形色色的地主武装、反动会道门头子和地痞流氓也转化为匪。新老土匪互相勾结,形成一股股猖獗的破坏势力。
从1949年5月开始,解放军陆续在各新解放区展开剿匪作战。89岁的田凤武老人,从东北剿匪后回到湖南永顺,成为当地的公安大队大队长,专门负责剿灭残匪。
此时,只有大土匪秦国清还在山里躲着。“有一天,两个小孩到山上去放羊,看见有个套子里套住了一只锦鸡。这时在山上躲藏的秦国清跑了出来,说‘不要捡我的鸡!’”田凤武说,秦国清以为孩子们不认识他,可是两个孩子跑下山后就报告了民兵。
民兵们马上拉起队伍到山上去剿灭秦国清。在战斗中,秦国清打死了一个指导员,之后带着老婆躲进山洞。
民兵们一看打不到他,就改用手榴弹,整整扔了20多枚手榴弹,才把他们两个炸死。“自古匪患不绝的湘西自此平静了下来。”田凤武说。
全国新解放区的剿匪斗争,从1949年5月开始,至1953年年底结束。至此,中国人民长期以来深恶痛绝的匪患得以终结,国民党在大陆建立“游击根据地”、以策应反攻大陆的迷梦也随之破碎。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