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百色七月八日电 题:踏访邓小平当年发动起义的地方
中新社记者 王刚
汽车在盘山而上的水泥路上曲折地走着,忽闻同行一阵惊呼。循声看去,路边众多放学归家的小孩正严肃地朝记者高举右手行礼。“看到汽车,即使他们正在打架,也会先停下来行礼致敬。”同车的广西百色市官员说,这是百色山区独特的一景,无论小孩读书与否,都会自觉行礼。
“长期以来,我们这些山陡路险的山区,汽车罕见,当地人都认为,凡是开车来的,都是视察民情的上级领导,是来帮助当地民众的。民众对进山的车辆心存感激,连小孩也养成了给车敬礼的习俗。”
这就是百色,七十八年前,年仅二十四岁的邓小平在这偏僻的山区发动了百色起义,宣告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右江苏维埃政府,并开展土地革命,创建了拥有十六个县、约一百万人口的右江革命根据地,震惊海内外,邓小平由此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
然而,在邓小平、张云逸等人率红七军北上与中央红军会合后,这个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山地占九成五以上的百色,开始在沉默中落后。时至今日,百色仍是中国十八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所辖十二个县区,有十个属国家级贫困县,剩余两个为自治区级贫困县。
汽车继续在多个山岭间频繁盘旋而上,在海拔一千多米的山顶,停着一辆抛锚的客车。女乘客李秀念是沙里乡果卜村人,一身瑶族装扮的她正要到县城走亲戚。她告诉记者,这两年路修好后,她到县城只需一个多小时,此前得走上近五个小时的山路,村里很多老人一辈子都没到过县城。
沙里乡乡长腊家顺介绍,这条弯曲不已的水泥路叫弄福公路,是二00四年交通部投资七百八十万元人民币提级改造而成,全长二十六公里,需凿开十一处绝壁、打通三个隧道、填平一个长八十米、深二十八米的沟壑。“如今乡民拥有货车三十九辆、小车八辆,中巴车四辆,摩托车近七百辆,是二00二年前的三倍之多,”腊家顺说,乡民人均纯收入也从九百三十六元人民币上升到去年的一千五百元左右。
国力的日益增强,中国政府对曾经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根据地,不断加大扶持力度。改革开发后,百色的铝矿、水电站、人畜饮水、茅草房改造等一批重大基础项目和重大产业项目成为支持重点,二000年之后,国家对百色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仅在交通方面就投入了八十多亿元。在雄厚资金的支持下,如今百色所有乡镇已通等级路,七成乡镇全部通油路。
“要想富,先修路,以前百色的生产生活物资全部靠人背畜驮,交通的落后使得这个革命老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一直处于极端落后状态。”亲眼见证百色交通巨变的广西交通厅厅长黄华宽,对这片洒满先烈鲜血的地方充满信心:随着交通的改善,拥有丰富矿藏、红色旅游资源、世界奇观乐业天坑群、以及众多农产品的革命老区,将走上富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