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新当选的山东省委常委集体亮相,这意味着从去年10月开始启动的全国省级党委大换届圆满完成。
实行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是中央干部制度改革的一贯方针。这次全国地方党委换届在探索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机制和方式方面有了重大突破,具体表现为裁减“书记办公会”、扩大党内民主,强调常委会集体领导,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在干部任用方面则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更加注重考察领导干部的绩效。省级党委换届后,一大批务实、博学、年轻、阅历丰富的省级领导主政一方,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组织保障。
此次换届攸关“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央极为重视,如此大规模的地方四级党委大换届,被外界称为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地方领导官员大换班。
长期致力于干部问题研究的博士生导师、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李民教授表示,“通盘考虑、扩大民主、注重绩效,突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诉求是本次换届在人事任免方面一个最大的闪亮点。”
亮点1 党委“减副”
2006年11月13日,湖南省委九届一次全会选举结果公布,副书记只有两人,原来的3位副书记分别转往省人大和省政协。像这样一次有3位省委副书记同时转往人大和政协机关,在以往的高层人事变动中尚不多见。
不仅仅是湖南,这次换届表现出一个共同特点是“减少副书记”。换届后的全国各地省级党委除西藏、新疆保留4位副书记,内蒙古保留3位副书记外,其余各省区市党委副书记职数均为两人,其中一人兼任行政首长,另一人为专职副书记,“一正两副”模式成为地方党委领导机构的主要形式。据悉,31个省区市党委副书记大幅精简,共设党委副书记67人,比上次换届时的158名减少91人。
“‘减少地方党委副书记职数,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充分发挥集体领导作用’,这是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的明确要求。”李民教授说。
亮点2 班子年轻化
在这次换届中,一批50岁上下年富力强的领导干部走上省委书记、省长的重要岗位。换届后担任陕西省委书记的赵乐际今年只有50岁,是目前最年轻的省委书记。从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到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的周强今年47岁,是目前最年轻的省长。
这次换届后调整的省级党委书记中,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达到12人,占省级党委书记总数的39%,逐渐成为中坚。省级党委领导班子呈现出“456”的三级年龄梯次格局:即40岁出头、50岁开外、60岁上下,老中青三代合理搭配的班子初步形成。据统计,目前各省级党委一把手的平均年龄为58.39岁。
李民教授认为,这次省级党委换届后,班子整体上初具年龄梯次结构合理、年轻化的特点,但她也提出了要防止把年轻化理解成“年龄化”,搞年龄绝对化、“一刀切”的问题。
亮点3 知识型官员
2006年12月12日,中央任命王珉为吉林省委书记。王珉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机械制造专业,获博士学位。他曾下过乡插过队,当过工人、大学教师。这个由大学副校长岗位转任地方官的新任省委书记,成为本次省委换届中高学历官员的代表人物。
据不完全统计,换届后的省级党委书记中,有博士、硕士学位的近半数,其中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法学博士)、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经济学博士)、吉林省委书记王珉(机械制造专业博士)、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法学博士)等具有博士学位;青海省委书记强卫(工学硕士)、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经济学硕士)等都有硕士学位。
李民教授认为,当前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时代,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改善领导干部的知识结构,让知识型官员进入领导班子是党的历史重任和时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