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20日电 西藏自治区主席向巴平措今天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在回答生态移民的问题时指出,西藏去年有29万人搬进新居,即准备让80%的人能够住上新房子和生态移民完全是两回事。
向巴平措说,西藏把改善农牧民生活作为首要任务,投入巨额资金,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去年有5.6万户、29万农牧民喜迁新居,将通过5年努力,大力改善农牧区基础设施条件,使全区80%以上的农牧民住上安全适用的新房,喝上干净卫生的水,治好折磨人的病,走上宽敞平坦的路,用上方便充足的电,享受到基本的现代生活。
“由于西藏的历史原因,房子非常破旧,人和牲畜有的地方没有分开,西藏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正在迈进小康的进程当中,人民群众最迫切的愿望还是要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因此,基于这样的原因,再加上中央特别强调,西藏不要求GDP有多大的快速发展,而是把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成功与否的标准,把它作为首要任务提出以后,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已经开展这样一种农牧民安居工程,也就是解决安居乐业的问题。”向巴平措说。
向巴平措强调,牧区的农房改造和安居工程,80%都在原地、原位置上,大概有20%可能稍微有点变动,但不是远距离搬迁,就是原来的村子、原来的地方。另外,在牧区有4万多牧民还处于游牧的阶段,他们没有定居下来,这部分人也是相对固定居住下来,给他们修房子,放牧的地方整个都没变化。
“我们在前年实践的基础上,去年正在推进的时候我们明确提出来几条原则,一个是一定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宜改则改、宜兴建则兴建,不搞‘一刀切’。二是一定要尊重群众的意愿,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搞强迫搬迁。三是一定要突出民族特色、区域特色和地方特色,不把城市安居工程的模式搬到农村去,因此我们这里不存在强迫的问题,不存在搬迁的问题,修房子被老百姓说成是德政工程。”向巴平措说。
向巴平措向记者介绍:“要说搬迁,我们有两种类型。一个是生态搬迁,有两项,一项已经完成了,即长江源头的,我老家那个地方的江边大概有7000人搬到林芝地区,这个已经完成,由于林芝地区条件很好,老百姓现在生活得很好,比过去安心,这是已经完成的。另外一项我们现在正在做工作,从青海、西藏交界的地方,既有青海的地方,又有西藏的地方,就是可可西里保护区,在核心区有几十户人家,还有在保护区也有几十户人家,这部分需要搬迁出来,但是已经一年多了,群众不大愿意,我们还在做工作,在做通工作的前提下,这部分需要搬迁。除此之外,生态移民就不存在。”
“还有一种搬迁,是由于水的原因,由于自然环境的原因,西藏部分地区有一种‘大骨节病’。这部分我们适度地进行搬迁,群众愿意的已经搬了相当一部分,搬到条件好的地方,有一部分不愿意搬,等他们什么时候想通了再搬。别的就没有什么搬迁了。”向巴平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