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兰州六月十八日电 题:这是一场及时雨
——日中青年世代友好代表团甘肃行侧记
作者 殷春永 黄党 刘薛梅
截至十七日,绵绵细雨在甘肃中东部地区已“作客”三天,滋润着遭受干旱煎熬已久的黄土大地。“这是一场及时雨!”与雨水同期而至的日中青年世代友好代表团的到访亦是恰逢其时,中日青年在此相识、交流、学习。
“日本有句谚语,好雨代表一切顺利。” 代表团一位女成员说,兰州的这场雨让我感觉非常好。冒着好雨,代表团成员在兰州青年的陪同下分成六个组,分别赴不同地方对甘肃的职业教育、黄河文明、地方经济、生态绿化等方面进行考察访问。
“那么浑浊的黄河水,经过处理变成清洁的饮用水,这真让人不可思议。”从黄河取水的兰州自来水厂引起了日本客人的好奇心。
同样与黄河水有关,兰州水车博览园座落于黄河岸边,这里有大小水车二十七轮,水轮四个,水磨坊一座。已是白发苍苍的岡崎眞先生被这里展现的各种灌溉工具所吸引,健步走到“水挂子”前微倾身体开始推动水轮,乐此不疲。代表团团长、日中协会会长野田毅先生也饶有兴趣地和中国共青团甘肃省委书记王永前共同转动水车作提水试验。
在甘肃省博物馆,日本客人们被眼前所陈列的古生物化石、彩陶、汉简等文物迷住了。如此近距离地观察,在他们看来,只能是文物专家或学者才能享有的待遇。
在兰州奇正藏药集团,热情的藏族友人将哈达一一献给到访的客人,祝福他们吉祥如意。目前,该集团已形成包括湿敷贴剂、藏药浴、传统藏药三大系列的藏药精品,其中奇正消痛贴膏获得了日内瓦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酸痛贴,效果特别好。”日中青年世代友好代表团理事长笹山德治参观时,指着自己的膝盖上描述着。午宴后,客人们跟着藏族姑娘、小伙们围了成“大团圆”,跳起了欢快的藏族舞蹈。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世界粮农组织考察甘肃定西后,开出了“定西不适合人类居住”的“诊断书”。经过多年的努力,这里变化巨大。中日青年们来到定西市安定区青岚乡大坪村。位于浅山区的大坪村大力发展马铃薯、畜草、劳务和蔬菜等产业,如今,不仅实现了稳定解决温饱的目标,而且走出了一条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
参观后,野田毅先生说,甘肃人民为了改善这里的生态环境,做出了很多努力。在中国这个最贫穷的地方,条件改善了许多。他对此表示十分的敬意。“对中国现在非常惊异的发展势头,我也要再次表示敬意。”野田毅先生说,“甘肃省发展得越来越好,不仅是对当地,对黄河流域,对中国,甚至对日本来说,都是非常好的事情。我们期待中国变得越来越好。”
“我们要把两国友好的事业交给年轻人,让他们传承下去。”野田毅团长告诉记者,此次来访的成员包括了一九八四年“中日青年友好联欢”活动参加者的代表,还有他们的子女代表。他还说,日本政府正在从亚洲各国邀请六千名青年人访问日本,其中包括很多中国青年。同时,日本和中国政府正在推行一项高中生交流计划,就是这个月,有二百名日本学生在中国访问。
根据行程安排,日本代表团成员将于十八日启程前往北京。短短的到访,或许并没有让日本客人了解全面甘肃,然而,正如日本友人说的那样:此行开启了一扇交流的窗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