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8日电 美国《侨报》8日刊文称,当美国人感叹自己的国际形象滑坡时,中国人正在运用“软实力”发起“魅力攻势”,在发展中国家赢得人心。有人借此找到了“中国文化威胁论”的新依据,忧虑中国抵消美国的影响力;有人则认为,与其担忧中国“软实力”壮大挑战美国,不如反思美国自己外交政策之不足,重振美国的国际形象。
报道称,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访问学者约舒亚·科兰兹克最近出版的新书《魅力攻势--中国软实力如何改变世界?》(Charm Offensive)在美国学术圈引起不小反响。该书在美国首次较为系统地分析中国“软实力”影响亚洲乃至世界的策略,提醒美国正视中国影响力上升的现实。
该书论述了中国10多年来利用文化、投资、学术、外援和公共外交等软实力,化解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对中国国力增强的疑虑。“中国的软实力外交明显改变了它在亚洲乃至世界的形象,使它在国际舞台上更积极活跃,更有建设性,很多国家现在甚至更喜欢中国,而非美国。”科兰兹克如是说。
科兰兹克日前在此间的新书研讨会上指出,中国的外交手法变得“更加老练”(sophisticated);更加强调人与人交往的公共外交;以前中国外交官通常谨言慎行,而现在更有技巧,更善于与媒体打交道,中国驻泰国大使就曾用英语接受CNN王牌拉里·金的专访;中国在全世界各地开设“孔子学院”,资助东南亚国家的学校开设汉语课程;留学中国的外国学生达12万,发展中国家的许多年轻高官在中国留学过。
文章认为,“魅力外交”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成功。科兰兹克认为,这从全球范围内中国语言文化热不断升温;国际民调对中国的观感更加热情;东南亚和非洲媒体对中国的正面报道;东南亚国家不少政府高官为自己有华人血统为荣等现象都可以看得出来。
对于中国“软实力”崛起,一些美国学者忧心忡忡,担心中国销蚀美国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加拿大传出情报部门监控“孔子学院”,担心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的消息。对此有识之士指出,在好莱坞、麦当劳文化在全球大行其道,美国文化产品大举进军中国的时候,中国在海外推广传统文化,开展公共外交刚起步,竟引起大惊小怪,这是典型的冷战思维在作祟。
上世纪90年代最早提出“软实力”概念的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认为,与中国的经济、军事“硬实力”还无法与美国相比一样,中国的“软实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没有好莱坞式的文化产业,大学也无法与美国媲美,没有足够的NGO来产生美国式的“软力量”。当然,美国在国际民调中的形象恶化,在东亚峰会的缺席,确实给美国亮起了警示灯。
科兰兹克认为,中国确实从美国国际形象低迷中获益,但中国并非有意借机实施抵消美国影响力的政策。美国外交注意力仍放在中东、伊拉克,而中国忙于与东盟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以贸易合作绕过南海归属等有争议的安全问题;中国领导人频频访问非洲,而布什第二任就没有踏上非洲土地。
报道称,科兰兹克指出,中国“软实力”壮大在某些方面是符合美国利益的,美国没有必要试图处处平衡中国的“软实力”。不过,包括科兰兹克在内的许多美国学者认为,中国奉行“不干预”政策,与美国把援助与民主自由挂钩的“华盛顿共识”截然不同;“北京共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大受欢迎,但在西方国家则引起戒心和不满。(余东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