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页|新闻|国 际·英文|财经|体育|娱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学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视 频·图 片·论 坛|图 片 网|华 文 教 育|广 告|演 出|图 片 库|供 稿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深圳市委书记:特区使命并未改变 作用不会消失
2007年05月16日 15:25 来源:南方日报

  几年来,围绕特区作用与前途的各种议论不绝于耳,尤其是今年全国人大通过《企业所得税法》,取消经济特区的特殊优惠税率后,很多人认为特区的使命已经结束。特区应该怎么办,特区该向何处去?省第十次党代会前夕,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接受了记者专访,就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作了深刻论述。

  【特区之特】深圳是全国的“储备一代”

  记者:您是否同意特区使命结束的说法?深圳将如何应对诸如《企业所得税法》调整等一系列重大转变?

  李鸿忠:几年前,对于特区的作用和前途问题,社会上曾经有过一些议论,今年全国人大通过《企业所得税法》,标志着经济特区企业所得税特殊优惠政策行将结束,社会上又出现了一些议论。

  对于这些议论,实际上,深圳通过改革开放27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已经用事实作出了很好的回答。今天,我要代表深圳广大干部群众再次郑重回答这个问题:新时期特区还要“特”,也应该“特”;特区的作用不仅不会消失,而且要得到更好的发挥;特区不仅要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这是因为,具体政策虽然有所调整,但中央赋予深圳的使命没有变,全国人民对深圳的期望没有变。如果“特殊政策”没有了,特区就不用办了,只能说是对“特区”的一种表层理解。从深层次理解,全国的发展有一定的序列性,就像企业技术发展中“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那样,深圳的发展模式在全国整个发展格局中应当是属于“储备”的一代,就要为中国20年、30年、50年后的发展在模式创新上作出试验、先行探索,当好“窗口”、“试验田”、“排头兵”和“示范区”。因此,新时期特区的牌子不仅不能丢,而且要擦得更亮,特区这面旗帜不仅不会黯然失色,而且要更加鲜艳、更加夺目。

  当然,特区今日之“特”与昨日之“特”有很大不同,如果还是瞄准特殊政策,是没有生命力的,也很难再“特”下去。为此,我们从特区发展的实际出发,明确提出特区的基本内涵就是“特别能改革、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开放的地区”,要以改革创新开放为城市发展的“主动力”,以改革创新开放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向改革创新开放要资源、要空间、要发展后劲,“以特别之为立特区之位”。

  【决策指挥棒】“效益深圳”与“民生福利”

  记者:您曾经提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深圳要像当年“杀出一条血路”那样“走出一条新路”,请问这一思路的形成背景和主要内涵是什么?

  李鸿忠:从“杀出一条血路”到“走出一条新路”,是深圳发展历程的延续,是应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的必然选择,也是历史赋予深圳经济特区的神圣使命。

  当前深圳的建设和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起跑线上”,迫切要求深圳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必须以更大的勇气、更大的魄力、更大的力度,继承和发扬特区当年在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杀出一条血路”

  的精神,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走出一条新路”,勇当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开路先锋”和“排头兵”。

  记者:去年来,深圳先后颁布实施了“效益深圳指标体系”和“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引起广泛关注。请问出台这两个指标体系是出于什么考虑,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成效?

  李鸿忠:发展战略确立后,关键在实施,而且需要相应的载体来实现,需要具体“抓手”来推动,需要有力的“指挥棒”来引导,需要明确的“标尺”来衡量。正因如此,我们立足深圳实际,经过深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先后制定出台了“效益深圳指标体系”和“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各级政府在公共财政投入上进一步向民生倾斜。

  【人文建设】没有精神就没有生命力

  记者:去年底深圳市委四届五次全会上首次把“城市人文精神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出,请问深圳为何要把人文精神建设摆到这样重要的位置,其主要内涵是什么?

  李鸿忠:27年来,深圳建设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体现在精神层面,是体制机制、发展模式的贡献,新精神、新理念的贡献。我们认为,城市不应只是经济载体、社会载体,也应是精神和文化载体;否则,就算楼再高、路再宽、钱再多,也只能说空有“躯壳”、徒有其表,是没有灵魂、没有生命力的。而且,深圳发展到了现今阶段,更有条件、更有必要致力于城市人文精神的建设。

  深圳在新形势下加强城市人文精神建设,特别是要突出“五个崇尚、五个富于”,即崇尚以人为本、以人为上,富于关怀互助、尊重尊严;崇尚自强不息、竞争向上,富于宽容和谐、友爱仁义;崇尚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富于活力动感、创新创造;崇尚知礼守法、真诚向善,富于内省自律、诚信无欺;崇尚追求文明、坚持真理,富于科学理性、严谨务实。

  【深港合作】将迎来又一个黄金十年

  记者: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请问深圳如何把握自身在深港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下一步有什么新的思路和举措?

  李鸿忠:深圳与香港不仅地缘相接、人缘相亲,而且在经济社会发展上更是日益唇齿相依,密不可分。深圳按照中央和省的要求,在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促进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

  多年来,深圳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深港合作,两地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特别是香港回归以来的十年,是深港合作丰收的十年。十年来,深港人民共同体验了香港回归的历史性时刻,并肩经受住了亚洲金融风暴的考验,携手战胜了非典疫情的肆虐,同时也相互分享着彼此发展的巨大成果和喜悦,可以说携手十年,硕果累累。十年来,在粤港合作的框架下,深港两地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展、层次进一步提升,双方在城市规划管理、金融、科技、经贸、文化、旅游、环保、教育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未来的十年,将是深港合作又一个黄金十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向香港学习,为香港服务”,与香港一道,有效地整合两地资源,发挥两地优势,推动深港两地的经济、交通、规划、生活的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特别是进一步加快“深港创新圈”建设,将其打造成为创新资源最集中、创新活动最活跃的国际一流创新圈;通过全面加强深港合作,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共同建设世界级的“深港国际大都会”。

  -关键词◎特区

  具体政策虽然有所调整,但中央赋予深圳的使命没有变,全国人民对深圳的期望没有变。如果“特殊政策”没有了,特区就不用办了,只能说是对“特区”的一种表层理解。

  特区的基本内涵就是“特别能改革、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开放的地区”,要以改革创新开放为城市发展的“主动力”,以改革创新开放增强城市的竞争力,“以特别之为立特区之位”。(作者:段功伟 王进江 邓红辉 王巍)


 
编辑:张磊】
:::相 关 报 道:::
·中新时评:树样板式的特区发展模式何时到头?
·新特区热蔓延 中国6省份争夺第三个新特区名额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打印稿件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