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同学答问过程中,透露了一个小秘密,在大学期间他喜欢读课外书,但学习成绩也十分优秀:“大学期间三十六门课,我得了三十五门优秀。”这位超级优等生感染了在场的同学。(《新快报》 2007年5月7日)
温总理本意是在鼓励大学生们要勤奋学习。但由此可见,温家宝也算得上是真正的“学而优则仕”了。“学而优则仕”这句话出自于《论语·子张》。浏览网络上的评论,不难发现,这句话现在遭到了不少的质疑。许多人把这句话当成是中国社会“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的表现之一。但是,温家宝的“学而优则仕”,提醒人们对于这句话其实应该有更为全面的理解。
事实上,对“学而优则仕”,并不一定要理解为学习优秀就应该去当官,也可以理解为学习优秀的人才能去当官。“学而优则仕”,关键就是这个“优”,即并不是任何人都适合当官,而是在学习上“优”的人才应该去当官,当官也应该“学而优”。什么是“优”?“优”就是“大成”,就是“知类通达”,就是懂得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百姓生活的基本需求、社会管理的基本道理,等等,这样的人才适合去“仕”,否则,就不应该去当官,或者没有资格去当官。从这个角度上来理解这句话,则这句话就不无积极意义。
现实生活中,“官迷心窍”固然不好,但当官本身并不是坏事。人类社会要维持运转,要向前发展,就不能缺少当官的人,关键在于当官者要“为人民服务”,即要当“好官”。而“好官”就是应该从“学而优”中来。只有“学而优”,才能真正懂得为官之道,明白民主法治的真谛,善于“执政为民”。不学无术,“学不优”的人是很难成为好官的,恰恰是这样的人才容易“官迷心窍”,挖空心思跑官要官,不做事只做官,败坏了官场风气。当然,对于“学”,也不能机械地理解,“学”包括读书,但不仅限于读书,善于在生活和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善于调查研究实事求是,这也是“学”,这样的“学而优”者也同样可以“仕”。
其实,我国当前的公务员制度,本身也是体现着“学而优则仕”的。公务员法不仅要求当公务员必须具备相当的文化学历,而且强调一般的公务员“凡进必考”,每年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那么多,要能从中胜出,自然要“学而优”,甚至是“优中更优”。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恰恰是有些“学不优”的人,也能混入官员队伍,滥竽充数,鱼目混珠。譬如,有人是违背人事制度,通过各种非正当途径如伪造学历或干部履历、通过拉关系走后门等混进公权机关的,是不折不扣的“假干部”。有人虽然是通过正当途径成为公务员,但一旦进入机关、特别是成为领导手握实权,就彻底放松了“学”,沉溺于迎来送往,不读书,不写作,不调查,“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总之是不再“学而优”了,但是,他们仍然能够“仕”,继续在官场上混,甚至混得更好。一些贪官锒铛入狱,总结腐败原因时往往说:“平时放松了学习。”因为不学习,就不懂法,就不懂得真正的为官之道在于服务民众,就陷入了低级趣味,就腐了、败了。
可见,在当前,恰恰还是需要进一步强调“学而优则仕”的,不能“学而优”的人不应该做官。至于有人担心过分强调“学而优则仕”会给教育带来不好的导向,助长社会上的“官本位”思想,这只能说是对“学而优则仕”本身存在着另一种误解。(邓清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