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祖善:
把财政的支出主要是向民生倾斜,这是公共财政的最基础要求,所以我们不但要在财政的政策上面向民生倾斜,还要逐步把层量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向民生倾斜,所以我们在今年的全省财政预算当中也重点往民生倾斜。我们今年的财政总得支出预算是安排了1646亿多元,其中,用于民生的是1099亿,比去年增加了130亿,正好是13.2%。1900亿里面,我再报几个具体数字,比如“三农”的支出预算安排417亿;社会保障资产安排273亿;教育的资产预算安排311亿。所以,我们从增量跟存量两个方面向民生倾斜。
主持人:
的确,生活在浙江省肯定是很幸福的,作为普通百姓来讲,这是我们看到的浙江省2007年的财政支出预算。我们再来通过一组数据来看一下最新公布的200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案中关于“民生”的部分,这一块内容非常多。根据200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安排,中央财政总支出将会突破2.6万多亿元,这其中也划分出很多块,比如3917亿元用于强化各项支农的惠农政策;还有858亿元来缓解上学难、上学贵 ;还有3112亿元缓解看病难、看病贵;还有2019亿元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等等。李院长,这个是不是就体现出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讲到的,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享受到财政的阳光。
李强:
对,这就是一个普惠政策。我们财政的钱是从哪儿来的?应该说是取之于民。这几年中央财税、地方财税增长都非常快。那么,取来这个钱做什么用?我们管它叫公共财政的支出,用它实际上很大程度上可以调解这个社会的分配资源的分布。在初次分配中,也就是在各企业竞争中,确实有些企业发展非常快,有些就落后了,有些可能是职工下岗了,那么有些农民可能收入低。但是当政府拿这个财政再次支配的时候,像刚才这种公共财能支出的话,实际上他是做为了很大的公平调解。换句话说,比如说他用建社保的这笔钱、建低保的这笔钱就使得在初次分配中那些可能会比小的,或者是下岗的人,或者是比较低收入的人在再次分配中能够从中得到适当的补偿。这个体现出中央的一个口号:公平正义,这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个目标。
主持人:
刚才是两位就一些具体的问题给我们做了解答,实际上很多网友在我们的网络调查中也提出了他们的一些调查,马上进入我们的《我有问题问总理》。
我们今天选择了两个网民所提出的一些问题,实际上是他们的一些困难。有一位网民谈到了,他说我是一名农村进城的务工人员,了解到现在全国各地还没有实现自由转保的体系,因为我流动性大,在这儿买了保险,但是到另外一个地方以后可能就又不行了。他就问我们这儿1亿多在外务工人员的养老问题怎么办,怎么解决?李院长。
李强:
实际上农民工确实碰到一个大问题,他的流动性很强,不像我们一个市民在一个地方长期工作,所以他的保障比较固定、比较好解决,但是这个问题其实全国各地也在做实验,比如说浙江、四川成都都做过这样的实验。也就是说试图给农民在工作的时候建一个帐户,走得时候你再把钱拿走,这个农民工提出一个大问题,我们全国有没有一个网络能够互转的,目前我们还没有建立起来。所以实际上也就意味着我们将来真的要建一个能够在全国流转的网络,解决这个问题。
主持人:
还有一个问题,有一位谈到了关于看病难的问题,他说“总理,您好,您曾经动情地说,不能让人民生在医院、死在医院的政府就不是人民政府。那么怎么才能解决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这个问题确实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在浙江省解决得还是比较好的,因为刚才您谈到了很多解决民生问题的具体办法,都是跟医疗联系在一起的。利用这个机会,我想问一下,吕省长,在接下来,浙江省在发展的过程中关于民生工作下一步有什么样的目标?
吕祖善:
解决民生问题是一个很长期的过程,像我们近期的阶段性目标,重点想构建两个体系,一个是构建一个覆盖城乡的大社会保障体系;第二个是构建一个社会事业城乡统筹的公共基础设施城乡对接的,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的设施,构建这两个大体系是我们近期阶段性的目标。
主持人:
总得来说就是要消除城乡之间的这种差距和差别。
吕祖善:
对。
主持人:
实际上关于民生的问题,代表和委员们也非常地关心,我们的记者在会上也采访了一些代表和委员,来听一听,他们是怎样说的。
[播放短片]
朱长富(人大代表):
现在由于整个城市的发展,城乡方面的发展,人民普遍地对住房问题,房价提高的问题,就给人民,尤其是中低层市民带来了生活方面非常大的困难,住房问题成为城市中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这些是威胁到民生的问题。所以今年“两会”期间对温家宝总理提到的民生这样一个关键性问题,大家产生了共鸣,大家议论得比较多。
陈向群(人大代表):
我认为从“十六大”以来就逐渐地把工作的重点往民生、往老百姓关心的问题上转,今年更为热烈一点。一是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政府的一些举措都是围绕民生方面的,这方面举措的力度特别大;第二就是在中央财政安排上,安排的资金力度也非常大;第三就是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我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应该更多地关注民生,更多地关注百姓的呼声,把这方面的问题解决好。
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带着对人民群众感情去做事,所以我们讲不光是有钱办事,更要有心办事;另外,必须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也必须看到我们要办的民生的问题很多,当前只能解决集中的问题。
如果使民生成为我们一个持久的、长期的重点的,应该有制度保障。首先有体现、反映民意的正常渠道,比如开人大会就很好,然后我们使这个渠道逐渐法规化、规范化。同时应该用法规和法律去管理,最后能够使它形成一个机制,这样民生就会成为长期的、持久的,既是政府的工作重点,也是我们国家最主要的工作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