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三月六日电 题:“水专家”关注“水问题”
中新社记者 路梅
“我们的大江大河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靠调水、引水终究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如果光开源不节流、不保护环境,终有一天我们将无水可调。”
与水利打了一辈子交道,现任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高级工程师的卜漱和委员,说到“水问题”显得忧心忡忡。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将加快安全饮水设施建设,今年再解决三千二百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对此,卜漱和极表赞同。
近些年来,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严重的水污染困扰着国计民生,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国人均占有水资源二千七百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四分之一。日趋严重的水污染,更使得本就有限的水资源的相当部分失去了使用价值。
这位水利部负责审查水利工程项目的专家告诉记者,今年水利工作的首要重点就是解决人畜安全饮水问题。二00六年之前,国家累计拨款八十亿元人民币解决了二千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但是现在全国饮水不安全的人数还有三点二亿,水利部原本计划用十到十五年时间总体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中央高度重视,提出要在十年内解决,因此每年至少要解决三千二百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卜漱和说,饮水安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水量,二是水质。中国的缺水主要分为三类:污染性缺水、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全国六百多个主要大中城市中,有四百多座缺水。
这位委员说,为了解决缺水问题,全国许多地方的大中型调水工程都在启动,每个工程都耗资几十甚至上百亿元。最大的调水莫过于跨流域的南水北调工程,耗资一千亿元的中线工程在二00八年之前要全线贯通,到达北京。
“我们讲‘开源节流’,一方面,现在依靠调水‘开源’,如果不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调再多的水也不够用;另一方面,如果不重视环境保护、不下大力气治理污染,终有一天我们会无‘源’可开!”
“当然,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难免会受到影响,发展经济不能完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但是也不能因此就放弃经济建设。”卜漱和认为,“经济建设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要在开发建设中有效解决。普通百姓要树立节水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全体动员,建设节水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