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芳、李柯勇、张淼淼)
豪华办公楼工程接二连三,请客送礼愈演愈烈……此类奢靡之风在2007年年初被冠以一个新名词:“中国式奢侈”。
席卷其中的消费主力,不仅有一夜暴富的有钱人,更有一些地方政府、商家和普通消费者,“面子经济”由此可见一斑。
参加2007年两会的代表、委员们认为,这类奢侈不仅挥霍了大量社会财富,而且带坏了社会风气,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6幢崭新的办公大楼,一个巨大的半球型会议中心,一如美国白宫般气势恢弘,数百亩绿地、园林、假山、喷泉环绕其中,波光粼粼湖面上,几只鸳鸯鸭、非洲鹅在悠闲游弋……
这是河南省郑州市穷区县之一的惠济区政府办公新址。近年来,类似的“官衙工程”堂而皇之地建造,奢侈程度一浪高过一浪。
一些代表和委员说:“因为挥霍的是公款,不用自己掏腰包,所以不知道心疼。”
他们说,从“真皮座椅老板台,电视电脑随时开”等越来越多的民谣和顺口溜中,不难看出民众对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败家子行为的反感。
全国人大代表陈惠娟说:“一些地方政府领导不着力在经济、科技的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而是在面子上作文章,最后得到的不是地方经济的发展,而是百姓的怨声载道。”
“‘豪华衙门’背后往往隐藏着腐败。”全国人大代表史和平说,从媒体披露的此类典型案例中发现,越是经济贫困的地方,某些领导们越是喜欢搞豪华工程,贷款、举债,挪用扶贫款、救灾款,违规修建高档楼堂馆所。滥用行政权力,地方经济发展中大量的非理性行为成为让代表委员们最忧心的奢侈。盲目投资、形象工程屡禁不止;高能耗、高污染不能有效控制;公款吃喝、公车消费之风盛行……很多地方、部门利益搅在其中,这也成了近年来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在执行中遇到的一大障碍。对普通消费者而言,“面子经济”的产生,也使得他们不自觉地卷入其中。追求“吃”的奢侈,“用”的奢侈,“送”的奢侈,波及面广,几乎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传统美德,随着国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商家的引导,逐渐被演变成一种“中国式奢侈”。每逢重要节日,就会为不少中国人带来一场金钱的“浩劫”、一番送礼的伤神。
一些代表和委员认为,“礼尚往来”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但现在消费者购买豪礼并不是用来消费,而是含有“人情”和“面子”。
全国人大代表祝义才说,奢侈消费的危害不仅在于浪费掉多少金钱、多少资源及多少人力,更在于鼓噪了不和谐的超前消费风,破坏了勤俭节约的良好风俗,背离了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
他说,我们不能期望于一个简单的行政命令解决问题,而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