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25日电 美国《侨报》刊载社论指出,春节年年过,今年尤不同。从布什总统向胡锦涛主席和中国人民祝贺新春到法国总统、英国首相向华人拜年;从纽约帝国大厦点亮红黄两色彩灯到三十万人挤爆伦敦中心街区盛装庆春的狂欢;从赌城拉斯维加斯的张灯结彩到澳大利亚悉尼的数万人巡游;从大年除夕至今的一周时间里,中国新年正走出神州南北、走出华人天地,成为全球节日。
然而,当许多国人同胞慨叹过年“人情淡了、钱味重了”时,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正在中国大行其道,而清明、端午、中秋却在渐渐褪色。一场关于是否需要保卫以春节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争论,就在春节前后立即引起中外舆论关注。
河南大学教授、大陆知名民俗学家高有鹏,在他那篇洋洋五千言的《保卫春节宣言》中说,“年”是中华民族对丰收的纪念,是民族情感和生活的特殊标志。春节作为希望的象征,是整顿一年情绪、向美好未来重新出发的最佳时机——因而“应将保卫包括春节在内的中华传统节日提升到民族文化安全的高度”。
文章写到,虽然置身海外,华文媒体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亦有义不容辞的弘扬传承之责。在今天中国走向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文化语境下,以春节为代表的中华民俗与文化正在面临着巨大考验,如何以积极姿态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的确值得省思:
第一,保卫春节,不是让传统一成不变。
春节产生于中国的农业文明时期,农业耕作需要依照天气物候的变化进行,因此传统的中国春节的特点是适应特定历史场景的。但在今天,工业与信息社会中的生产可以不受大自然的制约,人口流动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大工业文明及信息文明推动的全球化,使一切缘于农业文明、囿于地域限制而产生的民族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换言之,以春节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的时空条件下,要想还原到最初的传统与民俗中恐怕并非现实发展的思维,而应与时俱进,有所变有所不变。可变的是形式,如该不该放鞭炮、是吃饺子还是吃西餐等;不变的应该是内核,比如关爱长幼、亲情团聚、友邻信睦、知足感恩等中国人特有的情感集合方式。
第二,保卫春节,不是要排斥西方文化。
在今天的多元文化时代,开放与包容既是民族进步的基石,也是民族文化能得以弘扬的必然选择。中华传统文化原本就是一种兼容并蓄的文化,无须一味排斥进入中国的洋节日,同样也不必担心走出华夏大地的春节,会被外国人搞砸。相反,曾在中国城乡上演的扭秧歌、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等具有浓烈民族传统文化的春节公众仪式与集体活动,如今也能在纽约、洛杉矶、伦敦、巴黎等城市的街头进行酣畅淋漓的表演。
因此,保卫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及其民俗文化,决不能采取闭关自守以及“怀旧”心态。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的安全首先是民族核心文化价值的安全,唯有让民族文化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多元文化的共舞中,人类才可共享不同文化的成果。
第三,保卫春节,不在于节日文化本身。
在文明绵延数千年的中国社会,家庭是社会结构中的最基本细胞组织。而作为民族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民族节日的特有核心价值究竟是什么?这是需要国人同胞不断地发现、提炼、总结和弘扬的文化课题。如果简单地将这些传统节日视同于一般的假日,人们享受休闲时光和物质消费之外,那些涉及到传统主题的敬老感恩、公益行善、祭祖礼宗、追思文化、尊崇伦理的社会责任机会必然失去。
传承民族节日民俗文化,所需要的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事实上并不在节日本身。作为国家文化路向选择的象征,有关保卫春节的议题,需要的是不断丰富和提升其文化内涵,不断地接续传统绵延的时点——或许正是“功夫在诗外”的深意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