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约好了拜见季羡林先生。这天天气格外温暖,缕缕阳光照射在他的病房里,充满了冬日的温馨。季先生穿着病号服坐在小桌前,看着书,显得清淡而平和。病房内侧坐着他的保健医生、著名医学专家穆善初。
“季老,我看您来了!”
季羡林先生眼睛直直地看着我,放下手中的书点着头,面容十分可亲可敬。
我坐在他的身边,想尽量靠近点:“季老,十多年前我就听过您的课,敦煌学和宗教史学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季先生笑了,我的话唤起了他的回忆:“文化交流是人类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人类必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不断前进,而人类进步的最终目标必然是某一种形式的大同之域。”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季老,您对此有新的更深的理解,提出了人的内心和谐问题,是这样吗?”我问道。
季先生立即兴奋起来,96岁的老人说起话来节奏有序,逻辑通彻。“建设和谐社会提出得很好。我们要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的内心和谐。”
我接着问:“内心和谐太复杂了,有物质利益的欲望,有精神追求的欲望,有功利地位的欲望等等,在现今社会如何做到人的内心和谐呢?”
季先生变得严肃起来,带着一丝忧虑的神情讲道:“和谐是一种文化。我要讲的是天人合一,人人合一,个人合一,三个层次,缺一不可。而个人合一很重要,讲的是个人修养。读小学的时候,我就上过一门课,叫‘修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
我在一旁耐心地听着,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季先生用一位老人平和的口气对我细细道来,话语中充满着哲理与智慧。“和谐是发展,是进步。经济发展,政通人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提高人的素质更为重要。”
季先生还特别强调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做了,不仅中国大治,世界也大治。建设一个和谐社会,不仅仅对中国是一个贡献,而且对世界也是一个重大贡献。世界还不太平,有大国主义、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存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内涵有着重要的意义。” 季先生就和谐的话题多层次讲述了他的思想与理论,所说的一切并还原个人合一这个主体,一再强调个人合一的理念,内心和谐的境界。
近一个小时的拜访与请教,季先生依然显得神采奕奕。临别时,我将一本新出版的书送给季羡林先生,请他题个字。季先生拿着笔思索了一会儿,写下四个字:“学术无涯”。
望着老先生的手书,我脑海里闪回先生说过的每句话,对先生所提出的内心和谐有了顿悟之灵。“致虚极,守静笃。”说的就是心理健康,人格健康。而内心的和谐,是每个人在起伏多变的生活大海里应该寻找的一个平衡。不和谐就是不平衡。不平衡的状态就是矛盾的状态。而不平衡的主体是人,人的不平衡始于内心。“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使我对季羡林先生的“内心和谐”有了更深的理解。我读过老先生的《我的人生感悟》和《季羡林论人生》,讲的就是内心和谐的哲理。有为有不为,“为”,就是“做”。应该做的事,必须去做,这就是“有为”。不应该做的事必不能做,这就是“有不为”。
交谈间,我想到一句名言:“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知足常乐。”我们应该明了一个道理,知足:满足于已经得到的。如果每个人都能满足于已经得到的东西,则社会必能安定,天下必能太平。在此,季先生在《我的人生感悟》中有一段话,令我回味无穷。“至于知不足,在汉文中虽然字面相同,其含义则有差别。这里所谓‘不足’,指的是‘不足之处’,‘不够完美的地方’。这句话同‘自知之明’有联系。”
捧着季羡林先生写给我的“学术无涯”,我更理解了知足知不足的道理,似乎走进内心和谐之大门,仿佛看到了一片海阔天空。(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