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石家庄二月十七日电 题:申遗:一根让春节“活”下去的救命稻草?
中新社记者 牛琳
热热闹闹的“春节保卫战”终于在年关临近之时暂告一段落,中国人对春节申遗的争论却没有停止。
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所主任、中国年俗文化研究资深专家陈竟教授日前关于“只有申遗成功才能遏制年文化的消失”的呼吁,拉开了这场“春节保卫战”的序幕。在某些文化精英的眼里,申遗成为一根让春节“活”下去的救命稻草。
面对传统文化的不断溃退,民俗专家的痛心疾首和忧心忡忡让人肃然起敬。这种始于二00五年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的“文化恐慌”和“文化焦虑”,不断冲击着中国人的心理防线。
但保护文化的手段是否只有申遗这样的“华山一条路”?答案值得商榷。
一个相当残酷的现实是,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原则,每个国家每两年才能申报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中,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单里最终确定的就有五百零一项,即使按每次申请都成功计算,也要一千多年的时间。由此推断,申遗“独木桥”又能承载多少遗产保护之重?
而更为残酷的是,在凤毛麟角的申遗成功的项目中,中国已申遗成功的昆曲和古筝,目前仍难摆脱后继无人的濒危状态,“活”下去依然是个难题。
河北省振兴中华传统文化协会常务副会长吴孟恩一针见血地指出,文化就是一种活法儿,一种生活方式,文化土壤没有了,植根于“沙漠”中的文化也只会是徒有形式而已,而这种形式的长久保留也将是痴人说梦。与其强行为文化注射申遗这剂“强心针”,倒不如多给维系文化的社会土壤注入一些“营养液”来得实在。
有一点是明确的,春节作为一种习俗文化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的血液里,每年几亿人为了除夕守岁、阖家团圆辗转迁徙构成庞大的春运大军,足以证明国人恪守春节文化传统的心结。
对此,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郑一民表示,春节是研究中国文化的“活化石”,申遗本无可厚非,但为保护春节而去申遗似乎没有必要,而且即使申遗成功也未必能够起到保护作用。因为,“申遗成功与否不会影响老百姓过年,老百姓该怎么过还会怎么过。”
对于春节能否“长生不老”,郑一民乐观认为,年文化不会消失,而且会越过越丰富,这是一个不断丰富又不断扬弃的过程。他表示,每个时代的人们都在给年文化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注入新的寄托喜怒哀乐的方式。二十一世纪的“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关键是要创造出适合当代人经济条件和心理的新的文化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