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一号文件以现代农业为目标,用意之一在于纠正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急、偏、冒、同”之偏
★ 本刊记者/杨中旭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一年前对“三农”问题的高度概括成为2007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的第一句话。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时隔18年后再次选择“三农”作为主要内容,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100亿粮食直补的决定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其后的数年,中央一号文件一直锁定“三农”主题,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大幅增加。2004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为2626亿元,2005年为2975亿元,2006年为3397亿元。
“在中央财政的投入上,2006年较之2005年增加了422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1月3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尽管今年的财政预算尚未通过全国人大审议,但估计‘三农’投入的增长不会少于422亿”。换言之,2007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将至少达到3819亿元。
巨额投入带来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2006年农民全年收入增量有望再超300元,增幅继续保持在6%以上,3年增收累计已达千元。
纠正本末倒置之误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题目为:“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显然,现代农业成为今年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着力点。
2005年10月召开的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去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锁定新农村作为主题。但是,“一些地方和干部的理解有些片面”。一位“三农”问题专家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当时在对新农村进行定义时,中央采用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来进行概括。其中,生产发展位列首位,村容整洁只列第四位。但在过去的一年中,有相当一些地方采取了本末倒置的办法。
约3年前,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率先提出新农村建设。他在接受本刊采访时曾经坦承,其中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释放农村的消费能力,“而不是让农民把攒下来的钱用在五年一次的房屋翻修甚至翻盖上”。
“问题是,如果生产上不去,农民最终还是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来带动下游的经济增长”,上述这位学者说,“林毅夫的本意还是首先要发展生产”。
在去年中央一号文件颁布不久,已经有人注意到,在一些地方新农村建设出现了一窝蜂、运动式、争夺政绩的现象,全国上下前往韩国考察新村建设的官员就以万计。在一些地方,新农村建设流于表面。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唐仁建曾经对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些乱象提出了批评,归纳为4个字:急、偏、冒、同。
针对这些问题,中央开始寻找解决之道。去年秋天,国务院主要领导在听取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筹备意见的汇报时,明确表示赞成2007年的一号文件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为主题。文件起草者称,其本意在于引导新农村建设的正确方向。
1月30日,陈锡文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直言不讳,“有些干部理解有偏差,把新农村简单看成新村庄、新房子。中央的政策导向是,强调新农村要把现代农业放在第一位”。
在回答为何提出建设现代农业时,陈锡文给出了4条理由,第一条就是“确保新农村建设方向正确的重要举措”,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农业发展阶段、政策连续性的理由都位列其后,可见中央纠偏的决心。
上述专家提醒说,现代农业的概念并非专为“纠偏”而造。十六大报告中,现代农业的字眼首次出现中央文件中;2006年2月14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发表长篇讲话,提出“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
“如果一些干部真正读懂了总书记的这番话,可能后来就会较少出现那些所谓的乱象了”。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