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15日电 香港《大公报》发表评论称,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正在菲律宾参与东盟领导的“10+1”,和包括日、韩的“10+3”等会议,进一步推进中国与东亚邻国关系。昨日,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又结新果,双方签署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服务贸易协议”,显示自贸区的建设及深入发展,又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评论称,中国与东盟的经贸以至其他方面的互利合作正日趋紧密,其中尤为关键的重头项目是建设双边自贸区。这是中国在入世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奉行睦邻、富邻政策的重大进展,也是在参与全球多边经贸合作外,又开拓了区域多边合作的新前线,更丰富了对外开放的内容。中国─东盟自贸区乃此类尝试的首个,其成功将可为正在谈判或计划落实的其他同类协议,提供样板示范作用。
自贸区于2000年底提出构想开展研究,在2002年底正式启动建设并计划于2010年建成。当时又迅即落实初步的“早期收获”协议,使部分产品能尽早享受自贸优惠。其后在2004年底双方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为更全面减低保护壁垒打下基础,现在又就服务贸易达成协议,诚然是自贸区建设的新里程碑。协议中双方均承诺在世贸开放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服务业的相互开放,如给予更优惠的市场准入条件等。这是中国的首个对外服务贸易自贸协议,故也成了中国开放的新里程碑。
评论也指出,当然,自贸区的建设任重道远,除要积极合作克服障碍以落实现有协议外,还要乘胜追击,开展新领域的合作。下一个重点将是加快双方投资协议谈判,使在货物、服务贸易等经常账交流外,又理顺资本账交流的通道,方便以资本为纽带推动合作深化,带动双边贸易加快发展。
评论说,自贸区建设带来的成果是明显的,在前年双边贸易额增长23.1%的良好基础上,去年头11个月又再增长23.5%,两年间对东盟贸易维持了与中国总体外贸同步强劲扩量的好势头。更重要者是,新的双边优势互补格局正在形成:如中国从东盟入口更多原材料及加工用零部件,又向东盟出口更多的工农产品,再加上相互投资上升,正逐步形成自贸区的全球出口加工体系。这将为区内工业化、现代化及晋身世界重要经济中心之一的进程加强推力。中国与东盟合作潜力惊人:自贸区涵盖18亿人口,二万亿美元GDP及逾万亿美元贸易额,在全球范围上已是举足轻重。
评论表示,自贸区建设虽远景广阔,但时日尚浅,潜力尚待更充分发挥。温家宝总理提出的五点强化关系建议列述了许多具体工作。今后为使自贸区建设更为顺畅,有必要在消除跨境行政障碍的软件上,和建设交通连接的硬件上加倍努力。对前者,中国建议加强双方如海关、检疫等部门的合作;对后者,中国建议统筹区域交通发展及完善综合运输网路。而且还坐言起行,出资捐助东盟发展基金及投资於有关项目,充分显露中国全力推动合作及富邻政策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