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7日电 据新华网报道,记者7日从中共中央组织部了解到,全国市、县、乡党委、人大、政府和市、县政协换届工作开展以来,各地认真落实中央有关要求,扎实推进领导班子配备改革。总的来看,换届工作进展顺利,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57个市、2267个县、32315个乡完成党委换届,分别占应换届总数的38.5%、82%、92.4%;有83个市、467个县、6207个乡完成人大、政府换届,分别占应换届总数的20.3%、16.9%,17.7%;有83个市、469个县完成政协换届,分别占应换届总数的20.3%、17%。其中,青海、广西已全面完成市、县、乡换届工作。
——精简领导班子职数。各地积极贯彻中央关于精简领导班子职数的精神,换届前严格控制职数,对超职数配备的市县乡领导班子,一般采取只出不进,有的即使在规定职数范围内,也与换届通盘考虑,为换届时精简职数留有了余地。市、县、乡党委领导班子职数有所减少。换届后,全国大多数市级党委常委设9至11名,县级党委常委设7至9名。已换届的市、县、乡党委领导班子职数比上一届分别减少60多名、960多名、22800多名。各地在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换届中,也积极落实精简领导班子职数的要求,已出台换届政策的16个省区市中,有1/3的省区市规定的职数比上一届有所减少。绝大多数已经换届的市、县、乡领导班子实际配备人数控制在本省规定的职数范围内。
——减少副书记职数。在换届中,大多数市、县、乡实现了配备2名副书记的目标,已换届的市、县、乡党委副书记实际配备人数比上一届分别减少280多名、4200多名、35800多名。各地党委在换届中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普遍采取提任、转任、交流、改任常委等多种渠道对副书记做出妥善安排。涉及个人进退流转的同志自觉服从组织安排,有力地支持了配备改革。各地还对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党委新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
——适当扩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大部分省区市规定的市、县、乡党政交叉任职比上一届有所扩大,市、县两级党政交叉任职大多为2至3名,乡级党政交叉任职大多为1至3名。目前已换届的市、县党政交叉任职3名的比较多,市、县、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分别为410多名、5900多名、76200多名。
——逐步规范任职年龄界限。各地普遍对领导干部的任职年龄界限做了适当调整,合理确定人大、政协领导成员的任职年龄界限,防止在任职年龄上搞“层层递减”和“一刀切”;注意市、县特别是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年龄结构的合理配备,发挥好各年龄段干部的作用。
——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各地普遍加大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力度。一些地方对年轻干部进行提前公开选拔、提前培训和提前到位,为确保实现领导班子配备目标争取了主动。各地高度重视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的选拔。许多地方把女干部配备作为“硬”指标,方案中没有女干部人选的,上级党委不予审批;本地没有合适人选的,通过交流解决。注重把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选进领导班子,民族自治地方都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在配备党外干部方面,各地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从已完成换届的地方看,多数市、县人大、政府领导班子实现了配备党外干部的目标,市、县政协领导班子中党外副职不少于50%。
——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各地积极推进主要领导干部、关键岗位干部、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干部的交流。换届后,市、县党政正职、纪委书记、组织部长普遍实现了异地交流。同时,进一步加大机关与市县之间、发达地方与欠发达地方之间的干部交流力度,重视从国有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选拔优秀领导人才。有的省还选拔优秀县委书记到省直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树立了良好导向。一些地方注意加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之间的干部交流。 (记者 李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