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8日电 电视台日前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垂直打击》,引起了观众对荧屏外的中国空降兵的浓厚兴趣。最新一期的《瞭望》周刊刊载文章介绍了中国空降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辉煌历程。
远程火力精确打击,直升机空中突袭,特战队员登陆破袭……“蓝军”的导弹发射阵地、岸炮工事、山炮阵地、港湾码头、空军管报中心、坦克发射工事几乎全部遭到“红军”的攻击。
面对“红军”强大的攻击,“蓝军”依托坚固的纵深防御工事,反登陆、反破袭同样有声有色。
激烈的搏杀中,低空中伞花绽放,数十名伞降奇兵出现在“蓝军”指挥所上空……
这不是某个“大片”中的镜头,而是不久前济南军区军演中的一个真实场面。担任“红军”突袭任务的,就是被称为“神兵”的空降兵。
1950年9月16日,人民解放军第一支空降部队——空军陆战第1旅在河南某地正式组建完毕。17日,举行了庆典大会。从此,新中国有了自己的空降兵部队,并将9月17日定为人民解放军空降兵诞生纪念日。1961年,中央军委决定把在上甘岭打出威名的某军改建为空降兵,我军第1个伞兵师编入这个军序列,中国空降兵这一新兵种宣告成立。
“一千朵花里,只有一朵在云端开放;一万种伞里,只有一朵在碧空翱翔……”,伴随着《空降兵战歌》,中国空降部队已成长为一支包括运输航空兵、步兵、炮兵、导弹兵等多专业的新兵种,成为能在各种地形、全方位执行空降作战任务的战略突击力量。
伞花下的神兵奇旅
内蒙古某战役演习。草原坦克、装甲车的隆隆声,飞机的轰鸣声,炮弹、炸弹、枪弹的交杂声,吓得黄羊飞奔,野鸟四散,我军大规模战役演习正进入高潮。
“红军”的数百辆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向“蓝军”阵地发起总攻。天空,“红军”的直升机、歼击机、轰炸机,多批次地向蓝军俯冲、轰炸。
“蓝军”防线在“红军”的立体攻势下,全线崩溃,“蓝军”快速逃离。观摩演习的人担心“红军”可能打成击溃战,因为在“蓝军”的纵深没有“红军”的一兵一卒。
然而,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正在“蓝军”即将逃离“红军”正面进攻的紧急关头,在“蓝军”后方的天空,“红军”一架架大型运输机铺天盖地而来。接着,天女散花的壮观场面出现了:“红军”空降兵像繁星一样布满天空,奇迹般地从天而降,很快在“蓝军”纵深组成了钢铁防线,配合“红军”正面攻击部队全歼了溃逃的“蓝军”。
空降兵部队所担负的特殊作战任务,需要士兵具有强健的体魂和超人的反应能力。空降兵某师作训科给我们提供了特种兵营的一本训练日志,只见上面记录着:在8小时内完成正常训练课目外,早上要进行5公里武装越野;上午开课前,展伸双臂握两砖绕营区跑两周;中午拳术半小时,下午开课前,做俯卧撑150次,负重下蹲100下,蛙跳300米;睡觉前,头部、肘、拳、腿各击沙袋50次,马步推砖100次;仰卧起坐50次。
“我就是精兵!我就是奇兵!一个要顶十个用”这就是中国伞兵的口号。一个空降兵战士,除精通手中武器外,还要学会使用全连所有武器、营属炮兵火器,还要掌握工兵、防化兵、通信兵、侦察兵、导弹兵的技能。中央军委领导在一次视察空降兵后,作出了这样的评价:“空降兵的训练每年都在开历史先河,打起仗来,空降兵个个能以一当十。”
金戈铁马贯南北,八千里路云和月。中国空降兵在神州大地谱写了一支精彩雄壮的进行曲:半个多世纪以来,跳伞事故率只有万分之零点一三,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在高寒区跳伞,野战生存1个月无一冻伤,也属伞兵史上的奇迹;在中国南海某岛这个不寻常的地域伞降成功,在世界伞兵史上尚无先例。
艰苦训练出“神兵”
空降兵是一支不仅能配合地面部队作战,而且能够独立执行任务,完成特殊使命。我国幅员广阔,空降兵战略机动和快速反应能力强,哪里有战事,就能快速出现在哪里。而人们很少知道,“神兵”的训练是何等艰苦。
——寒区野战生存训练。
飞机的轰鸣声打破了小兴安岭的宁静,一队队空降兵降落到这冰天雪地的深山老林之中。空降兵经过长途空运、寒区空降,体力消耗很大,又没有进行热量补充。为了进一步锻炼部队,着陆后,又连续进行了雪地进攻战斗演习、雪地野炊、按方位角行进和5公里越野等科目训练,持续19个小时,其间只吃了一顿饭。
在3天的生存训练中,只给每人1斤半大米,3两食盐,并在风雪交加、山高林密、最低气温零下20度的环境中,对部队进行全副武装,伏击与反伏击的对抗演练。在吃不饱睡不好的情况下,忍饥饿、抗疲劳、连续作战。尤其是两天行军后,部队已极度疲劳,还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100公里的昼夜奔袭。
攀登雪崖训练令人叹为观止。15米高、近似垂直的雪崖,最快的在50秒内即可攀上。
夜色降临,空中骄子却要在冰天雪地中露营。他们根据寒区气候特点和地形条件,利用树木、积雪,构筑雪棚、雪洞、雪沟,用降落伞和雨衣等就便器材搭成简易帐篷,在零下23度的严寒中露营4个晚上,参训550余人,无一人冻伤。
野战生存是空降兵必备的本领。空降兵的作战特点是远离我军的补给线,深入敌军的纵深。空降场的选择,大都是渺无人烟的地方。
复杂奇特的自然环境,锻炼了空降兵官兵在绝境中水淹不死、火烧不死、饿不死、冻不死、野生动物咬不死的能力。
为了求生存,他们在大雪覆盖的深山老林中采集、捕杀野生植物和动物。他们请教专家,走访了当地猎户,了解雪地野生植物生长的特点和动物的活动规律以及索取、食用的方法。尔后,组织分队进入深山,利用清晨和傍晚时机,采取在动物必经之路下套子、围打等手段,在便于野生植物生长的地方,采取扒雪、挖洞、采集的方法,捕杀和采集了山雀、野兔、飞龙、田鼠、鱼虾、蘑菇、木耳等野生动植物15种,并学会了雪地食用野生动植物的方法,提高了抗饥饿的能力。
——高原训练。
空降兵某团官兵的身影又出现在青海省南部的昆仑山。这里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一次跳伞所消耗的体力比高空3次跳伞消耗的体力还要大。在高原野战训练30天,空降兵要连续进行转移、潜伏、负重行军、突袭等12个课目的训练,战胜了饥饿、干渴、疲劳、寒冷,征服了大自然的重重关隘,将昆仑山踩在脚下,品尝到了人体极限的滋味。
——海岛训练。
我军空降兵在中国南海某岛不寻常的地域实施海岛空降。空降那天的海空合成风速每秒8米,浪高2米。一架架深绿色的战鹰悄然钻出云层,转眼间数百名官兵弹出舱外。海面上空,身穿红色救生衣的“天兵”迅速下滑,向预定作战地域“飞”去。瞬间,一公里多长的海滩,如大雪铺地。紧接着枪炮声、轰鸣声、大海的咆哮声交织成一片……(陈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