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6日电 12月5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西南环保督查中心揭牌。人民日报报道称,11月15日发生在四川电厂燃油泄漏污染长江事件,已被国家环保总局定为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并要求尽快查明原因,追究相关责任人。中心发出成立后的第一份“督查通知”。
半月之前的11月中旬,四川投资公司泸州电厂输油管线出现柴油泄漏,造成长江水体污染。现场指挥的马宁发现事件中存在瞒报行为,实际柴油泄漏量为16.94吨,与最初报上来的380公斤几乎相差50倍。国家环保总局把这一事件定为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通知要求四川省有关部门迅速查明事故原因,查清事故责任,依法从严从快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责成有关部门对事故查处过程进行跟踪督办。
今年7月,国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华东、华南、西北、西南、东北五大区域环保督查中心,作为环保总局派出的执法监督机构。 按照中编办批复的环保督查中心组建方案,西南环保督查中心人员编制40人,是五大区域环保督查中心中最多的,监管区域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国土面积占全国1/4,人口占1/6。原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秘书长马宁出任主任。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最近完成的“中国环境执政能力研究”课题认为,与中国的面积、人口和环境问题相比,国家环保系统人力薄弱。
这一研究显示,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环保部门规模都非常庞大。美国环境保护局在华盛顿特区总部、10个地区办公室和十几个实验室共雇用了1.8万名员工;德国联邦环境部在其位于波恩的总部有830名雇员,其3个直属机构联邦环境署、联邦自然保护署和联邦核辐射保护办公室有1880名雇员。另外,德国16个州都有环境管理机构,德国基本法规定由州承担政策执行的责任;日本环境省总部有1100多名员工,另外直属研究中心和机构中还有几百名员工。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介绍,发达国家的经验值得借鉴。从中国严峻的环境形势和未来的发展前景来看,强调“强政府、大社会”的环境治理模式,增加环保人力、资源是必要的。简单以“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套在环境保护这样公益性非常明显的公共管理事务上,所导致的公共利益损失可能远远超过由于增加这些机构而增加的财政支出数额。
据介绍,区域环保督查中心的主要职责是:监督地方对国家环境政策、法规、标准执行情况;承办重大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案件的查办工作;承办跨省区域和流域重大环境纠纷的协调处理工作;参与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与处理的督查工作等。(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