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关系:“柳暗”难掩“花明”
新时代以来,面对纷繁杂乱的国际时局,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人类社会发展新趋势、全球局势演进新变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阶段,作出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研判,科学界定当今世界大势和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并在此基础上高瞻远瞩地指出,应将欧洲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重要方向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重要伙伴。
当前,随着贸易保护主义阴云再起,乌克兰、中东两场冲突持续延宕,在中欧即将迎来建交50周年之际,国际格局再次走到历史的十字路口,中欧关系似乎“柳暗”难见“花明”。在这一关键时刻,中欧必须以战略视野回望过去、擘画蓝图,迫切需要找到重新定位自身、看待彼此、认识世界的正确方式。中欧关系如何开启下一个50年,是双方必须携手答好的时代之问。
“去风险”,“风险”在哪里
近来,“去风险”似乎已成为欧洲国家对华关系的“政治正确”。“去风险”听起来似乎比“脱钩”更加理性客观,实则只是换汤不换药。从把中国作为全面战略伙伴,到定性为制度性对手,部分欧洲国家在外力干扰下对华认知发生转变,这是“去风险”概念的源动力。在部分政客嘴里,中欧务实合作的丰硕成果成了所谓“国家安全威胁”,中欧携手给双方人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福祉,成了所谓“过度依赖中国”,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事实上,当我们谈论“去风险”时,首先应当弄清楚风险到底是什么、源于何处。当今世界,不协作是最大的风险,不发展是最大的不安全,不团结是最大的挑战。目前美国大选结果出炉尚不足一个月,其影响却已震荡全球,中美、美欧、中欧关系乃至整个国际格局都面临着愈加不确定和无法预测的前景。在全世界屏息观望关税大棒将落到谁的头上、多边合作将走向何方的时刻,国际社会亟待有人站出来振臂高呼、稳定人心。在这一时刻,作为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中欧理应携手挺身而出、释放团结之音,引领国际社会共同防范阵营对抗与“新冷战”的政治风险、“脱钩断链”与“小院高墙”的经济风险、四处煽风点火和大搞军事同盟的安全风险。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先后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三大全球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致力于推动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外交解决,并以自身持续稳定发展拉动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是当之无愧的建设性因素、稳定性力量。中国不仅不是风险,更是化解当前风险的强大伙伴。对华“去风险”,就是去机遇、去合作、去稳定、去发展,恰恰是在制造风险、扩散风险。“去风险”论调本身才是风险。
“特朗普2.0”,恰是中欧携手契机
特朗普回归,极可能对德国等欧洲国家的经贸、国防政策产生重大冲击。一方面,特朗普多次公开宣称将对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商品征收20%关税。德国经济研究所调查显示,这将导致德对美出口下降约15%。对本已迟迟无法走出疲软的德国经济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另一方面,特朗普很可能延续第一任期做法,强迫欧洲盟国在军事、国防上投入更多资源,进一步加重其本已紧张的财政负担。此外,特朗普在气候变化、多边合作等问题上的孤立主义倾向,同样让诸多欧洲国家忧心忡忡。这些担心,显然都是有理由的。
正如法国总统马克龙等多位欧洲领导人所指出,欧洲必须摆脱“战略天真”,“走向成熟”。从中欧关系角度讲,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同样可以是中欧互动进一步走向成熟、中欧合作进一步实现突破的催化剂。一个拥有巨大市场潜力、持续发展的中国,将成为欧洲消化美国关税压力、实现经济复苏可以搭乘的快车;一个自信自立、建设性斡旋全球热点的中国,将成为欧洲构建可持续安全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可以倚靠的助力;一个敢于担当、负责任承担全球治理义务的中国,将成为欧洲推进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等全人类共同挑战可以信赖的伙伴。
“柳暗”难掩“花明”,在推进平等有序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经济全球化的伟大进程中,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征程中,中欧依旧是也必须是和平、增长、改革、文明的伟大伙伴。(完)
(作者:曹涵)
国内新闻精选:
- 2025年01月08日 13:06:17
- 2025年01月08日 11:13:28
- 2025年01月08日 09:29:59
- 2025年01月07日 21:32:38
- 2025年01月07日 21:23:57
- 2025年01月07日 16:46:19
- 2025年01月07日 14:37:15
- 2025年01月07日 14:29:13
- 2025年01月07日 13:50:48
- 2025年01月07日 13:3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