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马巍:为何说盐碱地治理孕育全球粮食安全新希望?
中新社长春2月22日电 题:为何说盐碱地治理孕育全球粮食安全新希望?
——专访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马巍
中新社记者 郭佳
土壤盐碱化治理是国际公认的难题,世界约7%的土壤受到盐碱化影响。在维护全球粮食安全的背景下,加强盐碱地改良利用、把盐碱地变成“新粮仓”,是摆在多国面前的必答题。近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马巍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解析作为世界盐碱地面积第三的中国对全球盐碱地治理的贡献,介绍各国共同推进盐碱地治理之策。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盐碱地是如何形成的,在全球怎样分布?
马巍:盐碱地概括了土壤发生学分类中的盐土及盐化土壤、碱土及碱化土壤各种土类。它广泛分布在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总面积为9.54亿公顷,约占地球陆地表面积的7%。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不同,盐碱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分布差别较大,其中有21个国家和地区的盐碱地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1/10,澳大利亚盐碱地面积最大。
盐碱地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受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自然因素影响,但仍有约30%的灌溉土地受到人为次生盐碱化的影响,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日益增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大量森林、草地、湿地等被开垦为耕地,破坏了原有植被和土壤结构,导致土壤盐碱化。
中新社记者:中国治理盐碱地的基本经验有哪些?请结合您在吉林省西部工作的经验谈一谈。
马巍: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组织了多轮大规模盐碱地综合治理和后备耕地开发行动,目前在盐碱地综合利用方面已形成了包括土壤排盐技术、土壤生物有机治盐改土技术等八大体系40多项实用技术。在品种方面,中国已累计推广了50多种耐盐碱作物品种。这些科技成果在实际推广应用中均取得良好效果。2020年到2022年,中国农业农村部指导8个省份开展了盐碱耕地治理试点项目,3年累计实施面积240万亩次。
中国治理盐碱地主要有“以地适种”和“以种适地”两大技术路线。前者是以改土为核心的工程技术,即通过增加灌排设施或施加土壤改良剂等物理化学手段,将土壤盐分降到不影响作物生产的程度;后者是以选育耐盐碱作物为核心的生物育种技术,即选用耐盐碱作物品种,无需改良土壤直接种植。中国的实践经验表明,盐碱地要变身沃土良田,需要两者相结合。
作为中国五大类型区之一的东北苏打盐碱地,主要分布在吉林西部白城、松原,以及黑龙江齐齐哈尔、大庆等地区,是世界上三大苏打盐碱地之一。这片区域土壤盐碱组成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为主,pH值高、盐分含量高、钠离子含量高、有机质含量低、土壤渗透率低,是中国盐碱地治理难度最高的类型。
无论哪种技术路线,也无论哪种改良措施,因地制宜是关键,这条经验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适用的。我所工作的地方是白城镇赉。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通过反复试验论证和实践证明,种植水稻是改良苏打盐碱地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并于1989年提出了“以稻治碱、以稻治涝、以稻致富”的盐碱地改良有效技术路线。
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技术路线,主要是因为吉林西部泡沼遍地、湖泊星罗棋布,霍林河、洮儿河、拉林河、伊通河等河流呈向心式汇集于此。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八个字——以水定地、引水灌溉,也正是这八个字奠定了这套技术路线的成功基础。
近年来,我们在盐碱地治理上更强调集成整合各种技术、措施,形成“良田+良种+良法”,以达到最优效果。
自2007年起,随着吉林西部土地整理重大工程的实施,吉林省内外科研机构与改良企业在耐盐碱品种选育、土壤改良技术、抗性栽培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研发。2015年,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联合研发的“以稻治碱改土增粮”技术模式,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新社记者:世界上的盐碱地有大面积变为良田的可能吗?
马巍: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为应对盐碱地逐年增加对农业生产、土地价值和水资源等影响,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在积极行动,开创出许多开发与治理盐碱地的做法和措施。
比如,澳大利亚通过土壤和农艺管理措施减缓土壤盐化、钠质化,同时重视耐盐性、耐钠性和耐离子毒性作物的评估、筛选和育种工作;印度采用石膏进行碱土改良,并利用稻鱼养殖,解决沿海退化土壤排水不畅和盐渍化双重问题;荷兰、以色列等对土壤进行控盐降盐综合治理的技术;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国的重点放在选育适应重度盐碱条件的植物新品种方面;埃及对盐碱地微生物进行分析,并利用微生物资源进行土壤质量提升改造等。
实践表明,不论哪种方法,合理开发与治理盐碱地,不仅可以提高耕地数量,还能极大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可谓一举多得。以中国东北苏打盐碱地为例,经过几代人的开发与治理,现已成为中国重要的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区,也成为吉林“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的重要贡献区。比如,2023年镇赉县水稻种植面积达155万亩,是吉林水田第一大县,水稻总产量20.5亿斤,连续5年位居全省水稻产量第一。
中新社记者:您认为,在推进盐碱地治理方面,中国应扮演何种角色?世界各国应如何加强国际合作?
马巍:坦白讲,中国用占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占全球近20%的人口,实现由“吃不饱”到“吃得饱”进而“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本身就是对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
在盐碱地治理上,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称得上最好,各国都在不断探索和尝试之中,但是因为地理、气候、政治和经济等各种原因,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挑战。中国既从世界各国汲取经验,也向世界各国提供有益经验,比如从意大利、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引进特异性水稻种子资源,挖掘耐盐碱基因,创制耐盐碱新种质。
最近几年,中国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许多农业先进技术和经验,其中就包括盐碱地治理方面的技术和经验,这些技术和经验应用效果都不错。我想还有一条是至关重要的,必须积极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在一般性的国际交流会议之外,还可探索更为紧密的合作,比如,建立联合实验室,充分利用各自所长联合攻关技术难题等。(完)
受访者简介:
马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吉林省科技特派员,多年来致力于水稻逆境生理与逆境栽培技术领域研究,连续十年坚守吉林西部盐碱荒滩,2022年被授予“吉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吉林好人·最美职工”荣誉称号。发表科技论文38篇,主编《吉林省水稻生产实用指导手册》等。
国内新闻精选:
- 2025年01月15日 10:36:36
- 2025年01月14日 22:45:47
- 2025年01月14日 20:47:21
- 2025年01月14日 13:59:12
- 2025年01月14日 13:53:55
- 2025年01月14日 10:55:22
- 2025年01月14日 09:15:30
- 2025年01月14日 06:22:27
- 2025年01月14日 06:20:19
- 2025年01月13日 17: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