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汪洋: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大团结大联合的象征

汪洋: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大团结大联合的象征

2022年03月04日 15:53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于3月4日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在开幕会上,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代表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

  汪洋:强化使命担当:为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努力奋斗

  汪洋: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深刻总结坚持统一战线、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的重大历史经验。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大团结大联合的象征,要弘扬优良传统,担当职责使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共识、汇聚磅礴伟力。

  (一)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是新时代人民政协的历史责任。人民政协因团结而生、依团结而存、靠团结而兴,在不同历史时期为促进中华儿女大团结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当代中国正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更加需要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要切实履行新时代赋予人民政协的职责使命,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有效运用制度优势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政协委员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每位委员都是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的重要力量,界别群众都是自己的团结对象,人人重团结、人人求团结、人人促团结,努力做担当者而非旁观者、践行者而非清谈者,把更多人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把更多力量汇聚到共襄复兴伟业的历史进程之中。

  (二)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要更好发挥人民政协的协商优势。以协商聚共识、以共识固团结,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理念,体现了专门协商机构的制度效能。要深刻认识新的时代条件下凝聚共识对于加强团结的重要性,善于运用民主的方法、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通过同心同向的真诚协商,推动形成自内而外、由知到行的工作格局。要杜绝方法手段简单化,针对委员来自不同界别、领域、行业等特点,及时跟进了解思想动态,因人而异、因时制宜地开展好学习座谈、谈心谈话、阐释政策等工作,积极反映合理意愿诉求,引导大家正确看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更好理解和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精准有效做好理顺情绪、引导预期、坚定信心的工作。要避免目标行为短期化,坚持循序渐进,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把在一些复杂敏感问题上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同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聚焦社会关切的难点、热点和苗头性问题,在履职为民中持之以恒实现发扬民主和凝聚民心的有机统一。要防止评价标准片面化,具体成效既要看是否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又要看是否有利于消除潜在风险隐患;既要看关键时候的坚定立场和表态发声,又要看深入界别群众宣传政策、化解矛盾、增进团结的履职实践。要克服工作举措形式化,坚持践行群众路线与推进政协协商相统一,立足实际探索就近就地联系群众的方法,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创新高效服务群众的方式,推动广大政协委员更好成为党的政策宣传员、思想政治引领者、界别群众贴心人。

  (三)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团结要有圆心,固守圆心才能万众一心。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华儿女大团结的圆心,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党的领导越有力,党的旗帜越鲜明,就越能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有效汇聚中国人民和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智慧力量,形成真正的、广泛的、紧密的大团结。人民政协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更好地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政协党组织和共产党员肩负着实现党的领导的政治责任,要树立凝心聚力的责任意识,在教育引领上敢于发声、在化解矛盾上善于作为。要强化不是靠说了算而是靠说得对的履职理念,提高从说得对到说得入脑入心的工作本领,以共同历史记忆、共有精神家园深化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以百年伟大成就、共同奋斗目标强化道路认同、制度认同,以思想政治建设、照顾利益关切增进理论认同、政策认同,在勤勉履职中增进团结、合作共事中巩固团结、共同奋斗中深化团结,推动形成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

  各位委员!力量生于团结,使命呼唤团结。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不断开创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

  (根据网络直播文字整理)

【编辑:吉翔】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