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创新高校与企业合作机制 破局产学研融合“堵点”
中新网威海11月26日电 题:山东创新高校与企业合作机制 破局产学研融合“堵点”
作者 王娇妮 魏喆吉
用于矿山、露天煤矿的挖掘机轮胎磨损几百个小时就破损,一直是威海市文登三峰轮胎有限公司的科技难题,而这个难题近期被青岛大学的教授攻克了。
近年来,山东高校和政府针对产学研融合的“堵点”,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创新探索,激发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产学研主体的创新合力。
“中小企业的科技痛点是怕找到的科研团队不对路,科技投资打水漂,而大学等科研机构又不可能垫钱去解决难题,这就形成了产学研融合的‘堵点’。”威海市科技局局长王厚全称。
针对这一“堵点”,威海市政府、青岛大学、环翠区政府三方共建青岛大学威海创新研究院,威海市政府三年共拿出2400万元,资助青岛大学集聚高端创新人才。
威海市政府在此次合作中创新了科技经费使用机制。“过去科技经费都是选择科技型企业直接支持,现在是把创新研究院作为一个平台,由平台打通‘堵点’,直抵企业科技痛点,目标是把资金用到解决科技难题的刀刃上。”王厚全称。
三峰轮胎的难题就是在这一合作机制下破解的。2019年底,在威海市科技局组织的产学研对接会上,三峰轮胎提出的科技需求点是把工程轮胎使用寿命,提高到世界最先进的7000至8000小时,初步测算需要花费研发经费300万元。
青岛大学威海创新研究院给予这个科研项目100万元的资金支持,同时通过申报创新创业高层次领军人才项目,又获得了50万元的政府资金支持,“由此不用企业掏钱,我们就开始组建团队进行橡胶石墨烯纳米复合基础原材料的研发。”青岛大学威海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谷正说。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研发,由谷正领衔的高分子材料产业化研发团队,成功改进了基础原材料,使三峰工程轮胎使用寿命达到了3000小时,这个成果让三峰轮胎看到了希望,有了进一步合作的愿望。
“政府是按照项目拨钱,这个机制激发了大学主动找项目、聚人才的积极性。”青岛大学副校长兼威海创新研究院理事长于永明告诉记者,为了配合这种新机制,青岛大学也在机制上进行了创新,例如过去晋升职称主要看论文水平,现在把与企业合作项目也纳入了评价体系,以引导更多老师往解决企业具体问题上走,推动产学研的融合。
为了让研究院运行更顺畅,青岛大学威海创新研究院还创新了组织架构,以理事会为决策机构,威海市政府和青岛大学各派出一位领导担任理事长,专门成立了威海青威创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资金运筹。
与此同时,青岛大学把企业的科研需求信息发布在校内网上,鼓励有意向的老师揭榜挂帅,与企业对接,动员更多的老师参与到产学研融合中。威海市科技局定期组织企业与大学科研团队对接会,让更多中小企业把科研需求释放出来。
“是青岛大学威海创新研究院科研团队的帮助,让我们走在了行业前列。”威海威林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孟猛称,他们是一家经营储能电池组的企业,其中挖地铁的大型盾构机储能电池组,过去用的是铅酸电池,储能效率低、寿命短、污染重,而应用锂电池组,这三个方面都会大幅改善,“但我们缺乏锂电管理系统关键技术,找科研单位合作预先投入风险大,对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来说难以承受,所以一直没有突破。”
青岛大学威海创新研究院为企业找到了突破口。“威林特找到我们后,我们申请了研究院100万元的项目资金支持,根据应用场景非常潮湿、振动强烈、电磁干扰源较多等境况,不断做测试验证,试验了大半年时间,终于找到了完美的解决方案。”青岛大学威海创新研究院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研发团队负责人李立伟说。
如今,威海威林特新能源有限公司已成为行业内较早把锂电池组应用到大型盾构机的企业,该技术应用到中铁、中铁建、北京城建等大型企业的地铁建设中,带动了整个行业的能源迭代。
截至目前,青岛大学威海创新研究院已组建了5个研发中心、12个研发团队,围绕新材料、生态环境、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应用开发研究,为近百家企业开展了技术服务,与近50家企业签署了技术合作协议,解决企业的难题数百个。(完)
国内新闻精选:
- 2024年12月23日 15:49:24
- 2024年12月23日 14:13:38
- 2024年12月23日 12:01:50
- 2024年12月22日 16:48:36
- 2024年12月22日 15:53:01
- 2024年12月22日 09:16:06
- 2024年12月22日 09:08:46
- 2024年12月21日 19:19:45
- 2024年12月21日 17:09:19
- 2024年12月21日 14:2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