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详解地震预警 将有效保护生命线工程

2014年10月22日 19: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昆明10月22日电 (张珺)10月7日云南景谷发生6.6级地震后,一则“昆明提前67秒收到预警”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对于“地震预警”究竟是什么,有什么用处?22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云南省地震局科技处副处长、新闻发言人李春光做出了详细的解答。

  “很多人把地震预警和地震预报混为一谈,但其实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地震预警是地震发生后,而预报则是在地震发生前。”李春光指出,地震预警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防震减灾技术,是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抢在地震波到达之前,给震中周边区域发布地震动强度和到达时间的预警信息。

  李春光说,“以景谷地震为例,震中距离昆明300公里,按照地震波每秒6公里的传播速度,地震波需要50秒传播到昆明,而信息传播到昆明我们可以简单的认为是0秒,再扣除周边地震监测台网数据处理的5秒,昆明城区在地震波到达前45秒便可以收到预警信号,这就是地震预警的基本原理。”

  据介绍,地震预警系统主要有逃生、避险、安定人心和防止次生灾害的作用。但由于技术有限,预警系统仍然存在短板。“由于地震发生后,预警系统需要时间响应,所以震中30公里以内的极震区是预警盲区。”李春光表示,“对于逃生,预警技术最有贡献的就是距离震中30到70公里左右范围内的人员,按照理论时间估计,他们可以获得6秒左右的逃生时间。对更远范围内的人员,预警更多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

  目前,地震预警最大的意义是对公共设施和生命线工程起保护作用。李春光指出,“在收到地震预警后,公共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可以提前采取应对措施避免次生灾害,比如正在行驶中的高铁可以采取制动避免出轨翻车,运行中的电梯在就近楼层停靠,煤气管道可以提前关闭等。”

  据了解,中国目前已建成面积近200万平方公里,覆盖6.5亿人的世界最大地震预警网。在预警网已覆盖区域,公众只需下载手机应用软件,就能免费享受地震预警服务。今年云南6.5级鲁甸地震和6.6级景谷地震中,昆明市民都收到过预警信息。

  今年以来,云南地区地震频发。截止目前,已经发生6级以上地震3次。对此,李春光表示,从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大地震后,整个印度板块活动明显增强,“受到印度板块的北东向挤压显著增强,再加上青藏高原向东推挤,受到稳定的中国大陆板块阻挡,导致了近期云南和四川地震活动比较活跃。”(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