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观点
- 将新闻进行到底
主持人:马媛媛
嘉 宾:沈剑山(中科院能源所特聘研究员)
万 钧(中联重科副总裁兼中联重科融资租赁公司总经理)
- 对话背景
最新研究数据显示,到“十二五”末,我国城镇化率将突破50%,城镇人口预计达到7亿人,将首次超过乡村人口。而城市垃圾处理是现代城市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中小城市的垃圾处理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近日长沙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城市发展市长高峰论坛上,来自全国50多个市、县及地区的相关领导,深入分析了中小城市垃圾处理难的问题,并探讨具体的解决方法。
668个城市,2/3被垃圾围城
主持人:垃圾围城给中国的城市敲响了警钟,不只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众多中小城市也面临这样的问题。据调查,我国1/3以上的城市均深陷垃圾围城困局。形势如何?
沈剑山:据统计,全国1/4的城市已基本没有垃圾填埋堆放场地。垃圾围城问题虽早就提出过,但一直没得到有效解决,很多城市都在垃圾处理问题上走了弯路,当时只是简单堆放、填埋,给日后发展埋下了隐患。堆积如山的垃圾如一颗巨型“炸弹”,潜伏在城市地下。因此,对正处于快速发展中的广大中小城市,如果不解决好这个问题,将会使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变得步履维艰。
万钧:许多地方一味追求GDP,忽视环保,导致今日城市垃圾围城的困境。早在1983年,北京三环路与四环路的环带区上50平米以上的垃圾堆就有4700多座,后斥资23亿元才解决。
据我了解,今天中国除县城之外的668个城市中,有2/3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1/4已经无垃圾填埋堆放场地。全国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超过5亿平方米,每年的经济损失高达300亿元。
垃圾处理,问题重重
主持人:中小城市垃圾处理都有哪些方法,这些方法都存在哪些问题?
沈剑山:我国各类城市的发展水平不同,垃圾处理技术也不同,部分大中城市在垃圾处理工作中实现了分类回收、堆肥、填埋、焚烧为一体的处理方法,但中小城市在垃圾处理工作中还远未实现这样综合性的处理方法。此外,有机垃圾是城乡垃圾中的主要污染源,但有机垃圾的处理需要特别注意,如果仅以填埋、堆肥、焚烧等传统方式处理有机垃圾,不仅容易给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而且处理成本也高,而中小城市在垃圾处理过程中往往忽略这些。
从整体来看,我国大量中小城市生活垃圾最主要的处理方式仍然是填埋,约占全国垃圾处理量的70%以上;其次是高温堆肥,约占20%以上;采用焚烧法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数量还很少。
万钧:不少中小城市对生活垃圾普遍采用混合收集等相对简单的方式,垃圾分类并未落到实处,使得进一步的处理工作变得困难。而在收集了之后,往往采用堆放和简易填埋的方法,处理不彻底,而且容易污染周围环境。
而堆肥法尽管投资较低、技术简单,有机物分解后可作为肥料再利用,从而达到资源的循环利用,但这种方法对垃圾分类要求高,而且有氧分解过程中产生的臭味会污染环境,此外,堆肥成本过高或质量不佳还会影响堆肥产品的销售,而堆肥产品的市场销路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的话,堆肥技术也难以大规模发展。
在焚烧处理方面,由于相关的技术等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要在中小城市推行的话也比较困难。另外,受各地财力制约,相关资金投入不足也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垃圾资源化,解决之道
主持人:那你认为怎样真正解决垃圾围城问题?
沈剑山:首先是做好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关键是要提高个人的自我意识。对中小城市而言,通过强有力的宣传与动员,能够巩固群众的卫生观念,让垃圾分类的理念深入人心,进而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同时,政府也需要建立起有效的监督与辅助体系,带动中小城市垃圾处理难题的解决。
此外是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减量化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避免和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以及采取适当措施使废物量减少的过程。资源化则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因此,在处理环境问题的时候要充分结合经济形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企业生态化转型,推进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倡导绿色消费和适度消费。坚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城乡一体化并举,织成多张“生态网”,将垃圾处理纳入循环经济发展之中,注重以环境促发展、以生态创优势。
要推动城市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城市垃圾的分类回收。中小城市在这方面往往重视不足、宣传不够,市民意识也较薄弱。其次,开展垃圾资源化技术研究,为城市垃圾处理提供
硬件支持。再次,加强废旧回收,推动旧货市场的发展。此外,健全城市垃圾资源化管理,提升管理能力。
万钧:需要注意的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垃圾处理仍然面临投资巨大、产出较少的问题,对资金、技术、人才的吸引力仍偏弱,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政策优惠。毕竟,垃圾处理是一项公共事业,也是公益事业,它关系到城市的发展和每个市民的利益,也影响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城乡垃圾的综合处理需要大规模资金的注入,对中小型城镇政府而言,零星的设施建设和设备采购形不成系统优势,而大规模采购则存在资金压力,融资租赁因此成为很好的一种途径。传统的融资渠道,如银行贷款融资,存在着资本与折扣率的问题;如果借用民间资本的话,则要面临投资回报率的问题,毕竟,环卫产业可以说是一个微利的行业。中联重科提供了一条借助现代金融工具,以融资租赁方式,助力中小城市建设城乡垃圾系统的途径。
融资租赁是集金融、贸易与租赁于一体,以“融物”的形式实现“融资”目的的新型信贷工具。在实践中,企业购买环卫机械装备,出租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按期支付租金给企业,企业并为地方政府提供设备维护和服务。这种融资租赁模式并非投资,而是只需要资金的成本运行,能够有效地化解资金筹集方面的问题。
—— 他山之石 ——
蒙特利尔垃圾场变公园
蒙特利尔曾经是加拿大的一个重要的采石场,自1968年起,这块场地接收了4000万吨垃圾,填埋深度达到了60米。1995年,蒙特利尔市政府提出一项修复计划,旨在将这座垃圾填埋场改造成一座城市公园。专家们在垃圾层中铺设了一套由375个竖井组成的沼气收集网络,将垃圾产生的沼气吸入井中,这些沼气通过20公里的管网输送到加斯蒙发电厂,可供周边1.2万户居民使用。为了防止垃圾污染地下水,垃圾浸出液被水泵以每天大约2500立方米的流量泵出,在经过氧化预处理后,再排入污水管道并输送到蒙特利尔市政府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在商定垃圾覆盖方案的时候,专家们在场地的几块地上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实验之后,才最终决定了覆盖方案,最终对垃圾堆的覆盖达到7层,厚度达到1.5米。截至2009年,已经完成覆盖33公顷,各种植被生机盎然,周围环境宜人。按照计划,到2020年,这里将成为城市的新绿地。
台北“垃圾不落地”
在台北山猪窟垃圾卫生掩埋场,1994年,每天掩埋垃圾2501吨;到了2009年,日掩埋量仅为59吨,垃圾锐减97.6%。1996年,台北市推行“垃圾不落地”行动,培养民众形成定点送交垃圾的理念和习惯。2000年,台北市推出垃圾处理费“随袋征收”办法,要求市民使用收费垃圾袋。这意味着,所有的垃圾都必须买垃圾袋来装。除了不收费的厨余垃圾,其他可回收的家庭垃圾,如纸、塑料、玻璃、易拉罐、旧衣服、废电池、旧家电等,经过分类后可以免费送交清洁工处理。台北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落实“垃圾减量、回收、再利用”的理念,将垃圾按照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标准做好分类,真正做到“垃圾不落地”。经过了十多年的努力,到今年年底,台北有望实现“垃圾零掩埋,资源全回收”,这座城市从此不再为垃圾所累。
参与互动(0) | 【编辑:官志雄】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