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襄樊更名襄阳引争议:警惕带动新一轮地名崇拜

2010年12月07日 07:36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湖北襄樊将地名改回“襄阳”,引发了网上新一轮的地名争议。粗粗一看,大抵是支持与批评旗鼓相当,支持者无非是讲讲“凸显文化底蕴”,而批评者则直指地方“瞎折腾”、“糟蹋钱”。想想此前“石家庄”有意改名“正定”时遭遇的数不清的板砖,襄樊,或者说现在的襄阳,已经很可以感到安慰了。

  襄樊改回襄阳,不过是一次回归的努力而已。这种回归牵涉历史传统、文化价值,乃至发展理念等诸多方面,因为头绪复杂,所以就具有了多样诠释的可能。这些年来,每有地名变动的动议或者实践,即会招来纷纭扰攘的批评质疑。何以如此?很简单,地方上草率的决策或动议在先,民众简单粗暴的指责和批评紧随其后,想不热闹也难。

  回溯历史,国内行政区域的变化堪称纷繁复杂。这一点,从时下很多城市在追溯历史时往往能够翻捡出很多名称即可看出。不同的历史时期往往会被冠以不同的称谓,不仅“折腾”无休止,甚至被视为“体国经野”(《周礼》语,意为划分行政区划)之道。地名频繁变迁,会造成部分历史信息的损失,形成某种程度上对历史真相的遮蔽。但是,恢复历史记忆可以有很多方式、路径,是不是一定要回到原来的城市名称,好像还需要多一份审慎。

  襄阳的消失始于1952年,从那时开始,一水之隔的古城襄阳、重镇樊城并称襄樊,原先的老地名则降格成为襄樊的两个区——襄阳区和樊城区。岁月流逝,忽忽焉已逾半个多世纪。一方面,襄樊叫响,襄阳落寞,一个混搭的新地名,确实可能损害了两个古城的历史记忆,遮蔽了其历史传承和文化记忆;另一方面,超过半个世纪的积淀,实际上也已经形成了新襄樊的文化和传统。更何况,当年那样改名,未尝没有兼顾两地、平衡各方的政治经济考虑,一味地指责未必公允。

  顺着这个思路延伸下去,现在的襄樊改回襄阳,固然尊重了古城襄阳的历史,但是不是同时也就意味着,作为一座有着3000年历史的军事重镇、经济名城,樊城有被进一步遮蔽的可能?世人只知襄阳,甚至往往以襄阳代表樊城。其实,如果襄樊不能代表襄阳,那么,襄阳又何以能够代表樊城?即以发掘三国文化而言,襄阳可能更愿意提及诸葛亮高卧隆中三分天下的旧事,殊不知,关云长决战樊城水淹七军的故事一样属于三国文化。而号称“米襄阳”的北宋书画家米芾,其实是樊城人士,大名鼎鼎的“米公祠”即在樊城地界。至于有论者津津乐道的宋元襄阳大战,其实不过来自金庸的武侠小说罢了,小说中的“历史细节”让人亲近的同时,也不免走向虚妄。更不要说,襄阳大战本来就应该是襄阳、樊城大战。

  可见,地名争执难有穷期。历史的叠加、政治经济的干预、文化的渗透,到了最后,很可能就是一个顾此失彼而非完全遵循各方意愿的结局。争吵不休倒在其次,关键是这样的发掘和更改的意义,着实可疑,甚至真的会沦为坊间指责的“瞎折腾”、“糟蹋钱”。

  早些时期的“体国经野”、地名变迁,其所需要支付的社会成本可能要小一些,现在则不然,作为一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城市改名牵涉诸多环节的连锁反应,撇开历史、文化的因素,学者研究分析,一个150万左右人口城市更名后,办理一个二代身份证就需要花费2000万元。而像襄樊这样的中等较大城市,更名耗资或将以亿元计。

  而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的发掘、历史记忆的寻回,地名不过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不能否认,却也不能过于夸大。尊重地名文化,也并不等于要成为无条件的地名崇拜。如果国内众多历史同样悠久、文化底蕴同样深厚的城市,都群起而效仿之,则很有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从这个意义上讲,襄樊改回襄阳,不过是找回历史记忆的第一步。如何使得改名真正名实相符,而不是“绑架历史”、“劫持文化”,还需要认真的努力才能缓解公众的疑虑。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