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北京晨报:“瞄”的是地动仪,打的是“假学术”

2010年12月03日 09:56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历史教科书中人所熟知的张衡地动仪其实是上世纪50年代的复原模型,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冯锐对此表示,2005年复原成功的地动仪模型确实可以监测地震。方舟子认为所谓地动仪只是一个摆设。

  方舟子质疑地动仪只是一个摆设,有关专家已进行回应,“新的地动仪复原模型对地震是有反应的,这一点已得到多名院士专家的鉴定”,并指出“方舟子对地震这个领域并不了解。他们利用在真实发生的地震中记录下来的地震波波长,以此为依据控制特殊振动台,完成对地动仪复原模型的检验”等。或许,从“技术层面”角度考量,专家也有一定道理,但从学术和学风角度考量“地动仪”事件,方舟子对地动仪的“打假”行为值得喝彩。

  就我国地动仪方面的初步知识,国人大多是从历史教科书上知悉的,绝大多数人在认知上也认为教科书所引指的地动仪及图片是“东汉货色”,而不是方舟子所披露的是个“59岁”的复制品。那么,为什么有关方面在教材中、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公开和明确地告知受教者呢?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也就是说有数十亿人在旧的认知中认为时下摆在博物馆的地动仪是个“真品”而不是赝品。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导和教育误区。我们抛开是否“有用”的考量,仅就这个数十年来对地动仪来源的“以讹传讹”这一事实,有关方面就应该深刻反省反思。

  教育国人对“国宝”有发自内心的自豪感是可以理解的,但教育工作者、一干学术专家却为什么听任这样一个严重背离事实的“谣传”,多年来在公众思想认知中存在呢?而且,最是影响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学校教材中,“以讹传讹”的并不少,教育和教材的浮躁直接透露出来的就是学术圈子里的“浮躁”,这恰是良性学术风气的大敌。

  地动仪“是否有用”的争议或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就这一事件而言,我认为方舟子虽然“瞄准”的是地动仪,但他真正“瞄准”的未必不是时下流行和盛行的“假学术”。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