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聚焦博士后制度建立实施25年:呈鲜明中国印记

2010年11月29日 10:13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今年是我国的博士后制度建立实施25周年。

  1985年底,中国在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等领域的第一批博士后流动站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成立。1986年1月1日,从瑞士学成归国的洪志良博士第一个走进复旦大学电子学与通信专业流动站工作,成为我国首位入站博士后研究人员。

  25年来,博士后事业从无到有,由小渐大,建立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形成了学科专业齐全、部门和地区分布广泛的博士后工作体系,培养了一大批国家急需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累计招收8万余人

  214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专业覆盖12个学科门类的89个一级学科

  由于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可以为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提供一条吸引、培养和使用高水平年轻人才的新路,也为年轻博士提供了一条脱颖而出的成长途径,因而受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高度重视和欢迎。

  博士后事业在过去的25年中得到了快速健康的发展,累计招收8万余人。据统计,全国目前共设立214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专业已覆盖工学、理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等12个学科门类的89个一级学科。

  为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1994年,原人事部又在上海宝钢设立了第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标志着我国博士后工作从学校、科研院所向企业扩展。通过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这个有效渠道,一批优秀科技人才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向企业集聚,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到目前为止,全国累计招收企业博士后研究人员近万人,占整个博士后人才队伍的12%左右。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为博士后事业新的生长点。截至目前,全国已设立2158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覆盖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国防科技、经济金融等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领域,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9000余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作为项目、资金、人才有机结合的成功载体,加快了博士后研究人员科技成果的转化。

  人事改革“先行军”

  突破了传统人事管理体制在户籍、人事关系、职称评定、人员编制、学科交叉等多方面限制

  经过25年的发展,博士后制度已成为我国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制度,为促进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我国人才工作和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已经出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中有很多成为各领域的科研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已有24位博士后研究人员当选为两院院士。博士后研究人员在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科研团队中的比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引进教师和教研人员中具有博士后经历的人员比例都在逐年提高。广大博士后研究人员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

  25年来,博士后研究人员主持和参与国家一批重大课题研究,在经济、科技、国防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博士后制度建立在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突破了传统人事管理体制在户籍、人事关系、职称评定、人员编制、学科交叉等多方面限制,打通了博士后研究人员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在不同地域和所有制单位之间,以及不同学科和科研领域之间的流通渠道,促进了人才合理流动,提高了人才使用效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说。

  据了解,今后各地将适应博士后工作分级管理的需要,努力提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服务能力,建设一站式、全方位、个性化博士后服务窗口。

  博士后社会保障问题将加快解决。据介绍,今后博士后研究人员将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博士后公寓建设力度,解决各地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的住房问题,使博士后真正做到安心科研、有序流动。

  呈鲜明中国印记

  政府组织实施,把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相结合原则贯穿博士后工作始终

  中国的博士后制度始终在党中央、国务院关怀支持下成长,其自身发展呈现鲜明的中国印记。

  第一个特色,是政府组织实施。国务院批准试行博士后制度后,成立了由政府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科技、教育、财政等有关部门领导和著名科学家组成的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原人事部统筹负责组织实施和管理,各地区、各部门密切配合,不断研究解决博士后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形成了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协调推动的良好局面,有效推进了博士后事业的发展。

  自博士后制度建立以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就把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相结合原则,贯穿于博士后工作的始终,为博士后研究人员严格挑选合作导师,放手让他们承担重大研究项目,达到在使用中培养,培养和使用中发现更高级的人才,这正是博士后制度的目的和生命力之所在。

  企业博士后工作的开展,通过高等院校和企业联合招收、培养博士后的方式,为产学研结合架起了博士后科研工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实现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人才资源和企业优势资源的有机融合,加快了博士后科研成果的转化,促进了我国科技创新和开发能力的提高,使博士后事业发展更具广阔的前景。

  博士后制度萌生之初,在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基础学科领域率先设立了一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加强社会科学学科建设,1992年在社会科学领域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满足企业科技开发创新的需要,1994年开启企业博士后工作;为适应国防科技需要,2000年在军队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缓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一些有条件的设站单位自筹经费,扩大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表示:“从这些措施中不难梳理出一条主线:25年来,博士后制度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服从服务于科技进步,促进了人才、科技、经济的紧密结合。”(记者 盛若蔚)

参与互动(0)
【编辑:刘羡】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