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好蛋糕,改善福利,给足话语权——
提升弱势群体幸福指数,政府应承担更多责任
“将军,哈哈,我又赢一盘……”11月8日,四川省仁寿县慈航镇敬老院活动室里,永峪乡三台村苗振华老人正和老伙伴们下棋。仁寿县是个有着162万人口的大县,在汶川地震中,全县有83所敬老院受损严重。副县长李莉告诉记者,为了不让五保户等本来已经十分困难的群体生存状况因地震恶化,仁寿县2009年新建、改建了92所敬老院,全县16398户五保户85%陆续住进了敬老院,接受政府的集中供养。
仁寿县是一个缩影,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了以扶贫开发和低保为主体、各项配套救助制度为补充的城乡弱势群体保障救助体系,基本能满足他们的生存性需求。
但不可否认,无论在市场竞争还是社会分配体系中,弱势群体都是收入比较低、得到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比较少的人。因此,许多专家建议,政府应承担更多责任,顺应弱势群体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加强对他们的关注。
要让弱势群体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所有的措施归根结底还有赖于保持持续的经济增长,“只有做大整个蛋糕才有可能让每人分到更大的一块蛋糕,我们才能更好地解决发展中的问题。”马龙龙说。对此,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著名经济学家樊纲日前也撰文指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要缩小社会差距、收入差距,最好的社会福利计划还是经济增长,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岗位的创造是让数亿中国人永久脱贫的唯一可行方法。
除了做大蛋糕,分好蛋糕也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腾飞一个伴生的后果是,弱势群体等低收入阶层收入增长相对较慢,贫富差距持续扩大。从2000年开始,我国基尼系数越过0.4的警戒线并一路攀升。
不久前出台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这样一个目标: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贫困人口显著减少。
如何缩小贫富差距,改善弱势群体处境?马龙龙认为,我国可以借鉴一些国家实行的“低快高慢”工资增长模式,每年大幅提高最低工资,让低收入者工资增长能“快上加快”。例如巴西,2003年以来最低工资增幅已达155%, 2004年至2008年,巴西平均工资增长17.3%,但是同期占总人数10%的低收入劳动者工资上涨了34%。自2003年到2010年,巴西2000万人摆脱绝对贫困。
“弱势群体之所以弱势,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权利表达不畅甚至不通,主流的话语体系中没有他们的地位。”陆汉文认为,“需要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社会机制,让弱势群体有充分的话语权,这样才能有效保障和改善弱势群体的处境。”
要提升弱势群体的幸福指数,改善他们的福利,增强他们的保障感非常重要。“下一阶段,国家要把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逐步提高弱势群体医疗、养老方面的保障水平,让他们的下一代接受公平、均等化的教育,避免弱势的代际传递。”陆汉文说。
穷莫成穷的原因
白天亮
●家里穷——孩子接受不了良好的教育——找不到有发展潜力的工作——收入低、过着和父辈类似的生活。当穷成为穷的原因,最让身处其中的人感到难过
年均纯收入不足1196元,这样的绝对贫困人口在我国有3597万,他们多数身处西部的偏远乡村,进一趟县城可能要坐一整天的车;
入夜的北京“中央商务区”,灯火辉煌。不用走太远,就在周边的河北省,有2000多个贫困村,那里的村民多数刚过温饱线;
即使在京沪穗这样的特大城市,据估算每月拿着最低标准工资的打工者近千万,送快递、装卸货物,以不足千元的月薪面对城市的高物价;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的穷人还不少。
低收入者的日子难过,要为吃穿精打细算,为孩子上学犯难,怕家人生病、怕小窝遭拆迁。但最怕的还不是这些,而是没有太多改变的希望——穷成为穷的原因。
家境贫寒,如何改变命运?概括起来,主要渠道不外是两种:打工或读书。而这两条路走起来似乎越来越难。
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近2亿农民工中,二代农民工已占到近一半,他们的父母几乎都是农民或农民工。由于农民工工资长期徘徊在较低水平,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民工的覆盖面极为有限,因此,二代农民工虽然比父辈有着更强烈融入城市、改善生活的愿望,但现实中他们依然和父辈一样,出大力、流大汗,拿着微薄的收入。
他们担心的甚至更多——北京、广州等城市相继提出要限制低端劳动力,减少小企业小门店所吸纳的流动人口,清理其聚集的“城中村”。城市门槛的提高,进一步减少了农民工扎根城市的可能性,压缩着他们改善生活的空间。
读书求出路,同样不易。2009年,全国高考弃考人数达80多万,其中绝大多数是农村学生。近年来,高校收费成倍增长,与此同时,农家子弟所占比例却在不断下降。高昂的学费,让低收入家庭望而生畏。而伴随着就业过程中“背景”、“关系”、“人脉”的作用日趋加强,“毕业即失业”、“没关系找不着好工作”,更让许多贫寒人家在衡量“成本—收益”后不得不作出更为现实的选择——放弃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这更降低了由社会底层向更上阶层流动的可能性。
家里穷——孩子接受不了良好的教育——找不到有发展潜力的工作——收入低、过着和父辈类似的生活。当穷成为穷的原因,最让身处其中的人感到难过。
关爱弱势群体、关心困难群众,重点放在哪儿?即将过去的“十一五”,国家改善民生的力度前所未有,低收入群体的温饱问题基本得以解决。展望“十二五”,他们和其他人一样期待着过上更好的生活。实现这一点,单靠财政增加投入是不够的,关键要鼓励每个具体的家庭和个人通过自身奋斗改变生存状况,并为这种改变提供一条畅通的渠道。
畅通渠道是一项更为繁杂的系统工程。无论是打破城乡分割的壁垒、减少户籍对劳动力的束缚,还是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每一项都需要破除许多利益障碍。这些工作,可能远比每年拨多少钱扶贫、逢年过节送温暖等要复杂、麻烦,但却会真正给弱势群体以希望,让他们有奋斗的动力,也使社会更有活力。 顾仲阳
参与互动(0) | 【编辑:李季】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