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的说明(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温家宝: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的说明(3)

2010年10月28日 19:08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三、关于“十二五”时期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

  《建议》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一项重大任务进行了专门阐述,强调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各项政策协调配合,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主要是考虑,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防范各类潜在风险,避免经济大的起落。这里,重点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一)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是促进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面。《建议》提出,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这是把居民消费潜力有效转化为现实消费需求,促进持续稳定扩大消费的必然要求。从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看,“十二五”时期构建扩大消费需求的机制,必须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做好这些工作,不仅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制约消费需求扩大的因素,也有利于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必须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我国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投资需求有较大增长空间,但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越来越突出。我们既要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又要不断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有效拉动经济增长。

  (二)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二五”期间,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对我们这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粮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这几年自然灾害频发、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剧的严峻形势警醒我们,农业基础薄弱、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不强仍然是现代化建设的瓶颈。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的结构问题,是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现代化建设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也是关键所在。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更好地统筹城乡发展,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重点:一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我国人均耕地、淡水拥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农业受自然资源约束日益凸显,靠增加自然资源投入来提高农产品产出的空间越来越小。根本出路在于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力。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仍将有几亿人口生活在农村。我们必须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特别要以水利为重点,大幅度增加投入,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要加大扶贫投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采取多种方式,推进扶贫减贫取得更大进展。三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民增收难,主要在外出就业难、务农效益低。必须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村。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认真总结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经验,积极探索解决“三农”问题新途径。

  (三)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内容,是适应国际需求结构调整和国内消费升级新变化,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建议》对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全面部署。主要是: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发展海洋经济。这里,我重点说明三个问题:一是改造提升制造业。我国制造业规模已经很大,在制造业行业分类的30多个大类中,已有半数以上行业生产规模居世界第一,但是制造业总体水平还比较低,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十分迫切,提升空间很大。必须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全面提升制造业的水平和竞争力,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二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的重要举措。我们必须抓住机遇,有所作为,尽快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三是加快发展服务业。服务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需求潜力,但由于长期发展滞后,服务业对拉动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带动消费的优势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要把推动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把发展服务业与扩大城乡居民消费有机结合起来,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起来,使服务业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建议》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主要是: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这里,我重点说明三个问题:一是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进一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重在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有针对性地解决各地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重在扭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增强发展的协调性;重在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推动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完整战略格局。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是尊重自然、因地制宜谋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抓紧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和利益补偿机制,引导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进发展。三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加强城镇化管理。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强劲动力。必须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一要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要重视和解决城镇化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一些大城市中心功能区过于集中、人口增长过快、土地占用过多、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问题。二要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大城市要加强和改进人口管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根据实际放宽外来人口落户条件。要注重从制度上解决好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三要完善符合国情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住房问题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形成合理的社会预期和有效的调控体系。要强化各级政府职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合理引导住房需求,抑制投机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五)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们的基本国策。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议》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包括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这里,我就两个问题作点说明。一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合作应对。加大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力度,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去年,中央提出了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并决定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建议》提出“十二五”规划纲要把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并就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部署。这些都是根据我国国情采取的主动行动。我们要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二是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近几年我国重特大自然灾害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这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生态环境恶化不仅影响发展,而且威胁到人类生存。我们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建议》明确提出了以防洪和防治地质灾害为重点的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要求推进大江大河支流、湖泊和中小河流治理,推进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我们必须以高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做好这些工作。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